在進博會上推廣傳統藝術的農民畫家
新華社上海11月11日電(記者鍾羣、許曉青、陳愛平)在進博會新聞中心一角,陸永忠向觀衆展示着他的金山農民畫代表作。
陸永忠年約五十,是一名金山農民畫家,在上海金山區的呂巷鎮長大。金山農民畫是上海民間的傳統藝術,色彩鮮豔,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
陸永忠說:“金山農民畫通常描繪的是農民的田園生活。”近日,陸永忠帶着自己的經典畫作參加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希望向海內外觀衆推廣這一傳統藝術。
第三屆進博會新聞中心特設非遺展示區,陸永忠正在繪製農民畫。受訪者供圖
金山農民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流行,當時農民畫的主要是春節、婚禮等喜慶場合,以及種植、養殖等日常活動。“農民們沒有上過專業的學校,他們畫的是自己的內心和靈魂。”陸永忠說。
陸永忠出生在金山的一個農村家庭,五歲左右開始對繪畫產生興趣。他回憶說:“我五六歲的時候因爲身體不好住院,在醫院治病大概有五六年的時間。住院期間,我特別喜歡看連環畫,然後不斷臨摹上面的那些畫。”
康復以後,陸永忠上了學,並開始展現出繪畫天賦,令老師和同學們驚歎不已。17歲那年,陸永忠已經成爲家鄉小有名氣的畫家。
1989年,陸永忠考入上海金山農民畫院,開始成爲一名專業的畫家。加入畫院兩年後,陸永忠創作了處女作“雪中小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陸永忠一直致力於向外界推廣金山農民畫,在世界各地舉辦自己的個展,作品在日本、印度、美國等地展出。
他在家鄉建了一座鄉村美術館,讓專業畫家和孩子們都能瞭解金山農民畫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他還在世界許多地區推廣農民畫,特別是在歐洲。在歐洲舉辦過多次畫展,包括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我在歐洲徒步走了2000多公里。”他說。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他說,“我到歐洲的鄉村去推廣我們的民族文化,希望有一些中西文化的對話。”
在歐洲的時候,陸永忠還遇到過一次意外,導致小腸斷裂,在醫院待了半年纔回國。
爲了弘揚傳統藝術,當地政府也採取了各種扶持措施。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張黎明說:“我們每年都會有研培計劃,對民間的畫家進行專業培訓。”
當地還啓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將金山農民畫帶到各大學校,讓年輕人瞭解這一藝術形式。
“金山農民畫非常有特色。”張黎明說,“例如,通常畫中的蘋果都很大,大到不成比例,因爲蘋果是豐收的象徵,農民希望自己有好的收成。”
一些公司也將金山農民畫印到茶杯、扇子、絲巾、靠墊等產品上,這也在無形中推廣了金山農民畫。
“金山農民畫描繪了農民生活的甜酸苦辣,希望有更多人關注這一藝術。”陸永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