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和抑鬱交替,她痛苦不已,卻被診斷爲抑鬱症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深陷雙相情感障礙也能好轉!

來訪現狀

小潔(化名),今年16歲。兩年前她發現自己的情緒變化極不穩定且難以控制,有時躁狂得停不下來,有時又陷入抑鬱中無法自拔。

陷入躁狂時,精神狀態特別好,做什麼都精力充沛;陷入抑鬱時,思維遲緩,經常感到疲乏和耐心不足,做什麼都提不起勁,開始持續性失眠。

她開始害怕出門,不願意上學。父母看到了小潔的變化,非常擔心,帶着她去了醫院,醫生診斷小潔患有抑鬱症,沒想到病情反而變得更加嚴重。

後來,心理諮詢師建議小潔換了一家專科精神醫院,一週後她被確診爲雙相情感障礙。

BPS綜合分析

初步診斷:雙相情感障礙。

小潔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她由外婆一手帶大,兩人感情深厚。初二那年,外婆因病離世,這對小潔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她開始變得消沉。

外婆去世後,小潔與父母一同居住,但由於長時間的分離和缺乏溝通,她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相當疏遠,家庭環境的改變讓小潔感到無所適從,內心充滿了孤獨和失落。

在人際方面,小潔也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她與最好的朋友之間產生了矛盾,原本親密無間的友情出現了裂痕;在校園裡,小潔有時會聽到同學低聲議論,說她比較情緒化,難以捉摸。

在之後的人際交往中她變得更加謹慎和敏感,開始拒絕與人交往,這種心態讓小潔越來越孤獨。

BPS綜合分析

小潔在確診雙相後,她對這種病症存在一定的認識,但內心深處仍充滿了困惑和恐懼,對治療產生了牴觸和拒絕心理。

➤諮詢師給予陪伴和支持,幫助小潔提高對雙相情感障礙的瞭解,引導她調整認知模式,改變不良的思維方式及應對習慣。

諮詢師發現外婆的離世對於小潔來說是一個難以面對的心理創傷。當談及和外婆的相處日常時,小潔的迴應總是自然而流暢,顯得頗爲正常;一旦談話觸及外婆去世或者其他一切與“死亡”有關的話題與體驗時,小潔會不自覺地展現出迴避的態度,並且試圖轉移話題。

然而,想要真正走出喪親之痛,最痛苦也最關鍵的便是接受喪失的現實。這個過程註定是漫長且艱難的,需要小潔自己逐步去適應和接受。

➤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鼓勵小潔接納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感受悲傷和痛苦,引導她逐漸恢復與喪失相關的全部自我力量,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氣。

爲了不再體驗到關係喪失的痛苦,她開始有意識地避免建立任何有深入情感聯結的關係。

這種逃避和放棄的態度,雖然讓小潔暫時逃避了痛苦,卻也讓她在人際方面越來越孤獨,逐漸失去了與他人建立真摯友誼和親密關係的能力。

諮詢師引導她與“內在的小孩”進行對話,看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模式,覺察自己在人際交往中下意識的否認和防禦機制;同時鼓勵小潔敞開心扉,嘗試與父母、與他人建立情感聯繫,學會如何正確地處理人際關係中的裂痕和衝突。

小潔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面對不如意的境遇時,自己擁有改變的能力,可以重新塑造想要的生活。

DPP干預概述

經過心理諮詢師的陪伴與支持,配合醫囑服藥,小潔的軀體症狀有所減輕,睡眠和情緒也有所改善。

她逐漸學會了如何面對和處理喪失帶來的痛苦和困難,也學會了如何在人際關係中保持平衡和穩定。

現在的小潔,依然會偶爾想起外婆,但她已經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和處理這些情感。她明白,生活還在繼續,自己要勇敢地向前走。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識?

無需下載即可在線查看~

本文來源:安肯心理諮詢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爲決策依據時另行覈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