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太膽大!IPO底稿公章P圖,跑到A股圈錢割韭菜?

《投資者網》葛凡梅

近年來,資本市場的造假事件層出不窮,花樣迭出。

近日,深交所最新下發《發行上市審覈動態(2024年第5期)》,其中,匿名揭露了一起IPO底稿P公章、篡改訂單的惡劣行爲。

據市場各方分析,此次通報劍指長晶科技,審覈動態中透露的諸多細節,均與已撤材料終止的IPO項目長晶科技一致。

IPO底稿公章造假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爲,不僅損害了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還嚴重侵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IPO底稿公章是P的

深交所在《發行上市審覈動態》中指出,“發行人銷售訂單與對賬單等重要支持性文件上的公章系粘貼的圖片、銷售訂單存在事後編輯痕跡等情形。督導組要求保薦人提供異常對賬單、訂單的原始溝通記錄和文件原件以及向經銷商銷售的原始物流底單,保薦人大部分無法提供。”

除了發行人向經銷商銷售的業務單據存在異常,現場督導還發現,發行人經銷收入覈算規範性存在異常;發行人與部分經銷商之間可能存在壓貨安排。什麼叫壓貨銷售?通俗來說就是做業績。

與此同時,發行人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依據不充分。《審覈動態》中提到了2022年發行人收購某標的公司約65%股權,形成商譽約7億元。

2022年末,發行人在商譽減值測試時委託評估機構出具了相關評估報告,認爲商譽未發生減值。現場督導發現關鍵產品銷售預測數據遠高於歷史與當下實際數據,還未依據收入規模增長對營運資本進行匹配預估。

而評估機構工作底稿顯示,其對2022年末發行人商譽可能存在的減值跡象進行分析時明確認爲,發行人相關商譽存在減值跡象。

劍指長晶科技IPO

這起督導案例,恰與長晶科技IPO項目一致。公開資料顯示,長晶科技成立於2018年,主要從事半導體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

長晶科技實際控制人楊國江以前是上市公司長電科技分公司的管理層。長晶科技成立後,快速收購了長電科技旗下的深圳長晶、新申弘達、海德半導體3家公司100%的股權。

成立不到4年,長晶科技便於2022年9月提交了IPO申請,計劃上市募資16億元,保薦機構爲華泰聯合證券,2022年9月27日獲得受理;2023年9月19日,長晶科技與保薦機構華泰聯合證券提出撤銷在創業板IPO的申請,深交所因此終止審覈。

長晶科技IPO遭遇交易所問詢的時候,要求長晶科技詳細說明銷售收入真實性和終端銷售實現情況;問詢期間要求長晶科技說明新順微項目2022年末與2022年9月末商譽減值測試中以及收購時的評估中,相關參數調整是否充分反映了業務經營變化情況,未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是否具有合理性。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3月末,長晶科技取得新順微67.11%直接或間接股權並控制新順微89.28%表決權,實現對新順微的控制,將其納入合併報表範圍,確認2020年商譽7.4億元。

與此同時,長晶科技的業績正是依賴經銷商。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公司經銷收入分別爲9.17億元、12.16億元、9.46億元,營收佔比爲69.81%、65.44%、51%。

A股嚴厲打擊造假

資本市場上,無論是IPO時期,還是上市之後,都存在財務造假的企業。

在過往的造假案例中,新大地、天能科技、勝景山河、科大創新等均是典型案例;羅普特IPO兩年虛增營收3.26億元;中信國安涉嫌2009年至2015年連續7年年度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累計虛增利潤總額10.12億元;康得新則在2015至2018年期間編造虛假合同、單據虛增收入和成本費用,累計虛增利潤115億元。

還有公司如金通靈連續六年財務造假,虛增營收9.33億元,因此被罰款570萬元;冠農股份因2021年年報、2022年半年報連續財務造假,虛增營業收入共計逾20億元,收到證監會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及其相關責任人共被罰550萬元;復旦復華因連續十年財務造假被立案調查;還有ST舜天從2009年至2021年的年度報告均存在虛假記載,虛增營業收入超百億元;思爾芯欺詐發行上市未成反被罰沒1650萬及其他相關處罰措施等。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年因涉及財務造假被監管層處罰的上市公司超30家。其中,部分公司連續多年財務造假,部分公司在IPO、再融資等階段均不同程度存在財務造假情況。

財務造假是影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頑疾”,監管部門也在重罰、嚴懲財務造假等證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爲。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全年,約130家A股上市公司對外披露了公司、相關負責人或子公司收到行政處罰的公告,其中涉及財務造假被處罰的公司超30家。從公告內容來看,大多數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歷史長達數年,財務造假手段五花八門,包括虛構業務、提前/延後確認收入、虛增或虛減成本等。

近年來,監管趨嚴,“零容忍”嚴懲資本市場亂象被反覆提及,持續監管高壓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3年,證監會系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940份,對442人次採取市場禁入措施,罰沒款金額231億元。其中,2023年證監會系統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的罰沒總額達6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33.63%,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達118件。

這些處罰措施彰顯了監管機構對於企業任何造假行爲的零容忍態度,旨在維護資本市場的公平、公正和透明。(思維財經出品)■

IPO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