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未來 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佈會成功舉辦

(原標題:智·造未來 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佈會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19日,由「智造斜槓基地」主辦的「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佈會」在上海嘉定舉行。本次活動以「智·造未來」爲主題,集結了五十多位製造業專家,共同探討製造行業職業發展的未來。「智造斜槓基地」作爲全國首家制造社交知識分享平臺和製造職業人的經驗技能分享社羣,旨在召集製造業精英打造行業資訊智庫,並邀請業界咖和專家學者分享前瞻洞察,在紛繁複雜的商業世界攜手並進,擁抱未來。

本次活動邀請了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起人陳雲先生海牛科技創始人陳磊先生、蒂森克虜伯HR專家錢愛娟女士、江蘇恆爲信息科技首席技術官崔春生先生、上海爍恆科技創始人李元鵬先生以及製造業斜槓青年楊勇先生等業界嘉賓分享洞察,議題涵蓋AI+IoT、區塊鏈、智能信息化、人才變革等行業熱點,引發來賓熱烈反響。

△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起人陳雲鋒

制聯前沿&智造斜槓基地發起人陳雲鋒首先爲我們分享了 AI+IoT 對我們現有生產關係的改變。他表示,5G正在加速推動,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快速與傳統制造技術深度融合,並且快速促進高端製造產業發展,同時也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職業形式,更多複雜性的工作崗位和職業正在被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所替代。

比如,手機不僅是一個智能移動終端,它也是錢包、身份證。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連手機都不再需要,而是通過刷臉、指紋、聲音甚至肢體動作來完成個人身份的識別。在自動駕駛方面,未來也許我們租一輛車,它會自動開到我們的面前,我們不用做任何動作即可自動完成身份識別扣費。

當下人工智能已經開始從“感知智能”到“認知智能”,可能真的不需要十年,人工智能真正能夠實現自主思考和類人化的思考。未來自由職業和多元化職業發展必將成爲一個與傳統職業發展並行的潮流,在自由職業時代,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成爲一個品牌,而這種職業形式的改變也必將推動我國高端技術服務產業的發展,專業領域的社交內容平臺正在成爲自由職業形式的載體。智聯斜槓基地是全國首家制造領域知識分享社交平臺,主要強調的是知識變現,產學研技術交流,合作研發一個製造智庫,打造一個共創、共建、共贏的智庫型高端技術服務生態。

△海牛科技創始人陳磊

海牛科技創始人陳磊分享了 AI 人工智能化工業互聯網和我們生活升級。他認爲,所有企業需要導入智能化架構,它是成爲我們企業永續經營一個必要的策略,在新世界製造行業系統當中,工業物聯網不僅僅成爲核心架構,更與AI結合實現智能化願景落地。

陳磊說,物聯網的本質是數據的彙總,工業物聯網將大量數據爲AI提供源源不斷的數據源,AI技術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使得對整個機器的學習有了數據依據,工業物聯網發展通過AI學習能夠由機器發現用戶需求,主動進行一個產品製作或者是需求製作,或者是生產線調整。我們可以看到AI技術有三大優點:

第一,促進生產能力提升,提升生產能力是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一個重要原動力

第二,降低我們的崗位工作難度,人工智能通過對於職場人比較積極的影響,把我們的崗位難度降低。

第三,AI優勢可以加速創新,比如數據的收集對於公司資源管理可以增加效能。

△蒂森克虜伯HR專家錢愛娟

蒂森克虜伯的錢愛娟作爲 HR專家,給大家分析了目前的老齡化趨勢與人才市場形勢。相比十幾年前踊躍投遞簡歷的情形相比,製造業現在越來越難找到合適的人才,很多人去了前沿的IT行業、金融行業,越來越少的優秀的人才進入製造業。這一部分是因爲老齡化的原因:在2010年的時候全國有1.2億老年人,2025年中國將有2.1億老年人,到2050年的時候中國有1/3人口進入老齡化,就是將近5億人。終身學習已經不再是一個口號了,而是實實在在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求。

多年的與優秀人才的接觸,錢愛娟發現,有10%-20%的人,在企業中不斷隨着專業、資歷、管理技能提升而走到企業最頂端。這些人身上都有幾個共同的原因:

第一,不斷地持續學習。從知識的廣度、深度、迭代過程當中,把握趨勢。

第二,快速應變能力,提前佔有先機。

第三,永遠跟比你優秀的人溝通交流,迭代認知。

她建議企業鼓勵輪崗制度,鼓勵人員進行多元化發展,讓他們成爲一個斜槓人才、綜合性人才,不斷精進。

△江蘇恆爲信息科技首席技術官崔春生

隨後,區塊鏈領域研發和應用實踐老兵江蘇恆爲信息科技首席技術官崔春生指出,區塊鏈是一場生產關係的革命,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相輔相成。通過分佈式賬本、共識機制和智能合約,已經很好地跟汽車領域融合在一起。比如,區塊鏈可以通過點對點技術能夠把汽車整個產業鏈能夠給他貫通,從整個汽車原材料、部件、銷售、到金融服務,都可以通過區塊鏈記錄下來,對汽車產業鏈實現全生命週期管理。再比如通過區塊鏈技術,能夠將數據進行確權,建立整個公開透明產業鏈信息,打通產業鏈閉環

△上海爍恆科技創始人李元鵬

跨界青年上海爍恆科技創始人李元鵬將工業數字化的副業做成了主業,這些年來,他體會到數字化項目特別大,且投入產出比不太好衡量,但思考框架還是不可離開人、機、料、法、環。今天工業4.0智能應用可以對設備進行預測性維護,不過還需要借鑑歷史數據去辨別數據的合理性。對於企業高層來說,數據質量、數據治理、數字操作效果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地方。

△製造業斜槓青年楊勇

最後,製造業斜槓青年楊勇用自己的經歷讓大家大開眼界。他學習過飛行,一個人從上海騎行至拉薩,創過業,做過微電影,也玩過創新營銷。他希望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踐行“工作是爲了生活”,可以提升自我,真正享受當下的生活。

活動現場,制聯前沿的第一批來自全國各地的合作老師進行了簽約儀式,正式開啓了共創、共建、共贏的商業模式。我們不能改變科技對現有生產關係和職業方式的影響,但我們可以在時代變革時,提前預判,更好地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