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閒城市——安徽宣城

宣城市位於安徽省的東南部,與江蘇、浙江兩省接壤。該市屬上海經濟區域的南京經濟區和杭州灣城市羣的銜接邊緣,市政府所在地宣州區距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黃山、景德鎮均只有二、三百公里,對外經濟、技術、信息交流便利,是東南沿海連接內陸腹地的重要通道,也是皖江開發開放的重要城市之一,憑皖贛、宣杭兩鐵路,318、205兩國道保持着與外界暢通的氣象,從古至今以地利之便,交通暢達,商品集散,成爲江南通都大邑

宣城人文勝蹟遍佈。臨風懷古,謝眺樓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茲山亙百里,合沓與雲齊”的敬亭山,自南齊謝眺以採,先後300多位詩人墨客登臨此山賦詩作畫,留下詩文600多篇,爲名符其實的“江南詩山”;現存敬亭山麓的廠教寺雙塔,以其對唐塔風格的繼承與革新,成爲全國僅存,因而被列爲國家級保護文物;大文學家馮夢龍發現並稱爲“天下四絕”之一的太極洞,以其中空博大的氣象成爲溶洞奇觀;以三雕藝術、徽墨徽菜.明清古民居居稱譽海內外績溪歷代人才輩出,著作《笤溪隱叢話》的胡仔紅頂商人、一代巨賈胡雪巖,徽墨傳人胡開文,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胡適,“湖畔詩人”汪靜之,小品文學家章衣萍,新文化出版家汪孟鄒等,使績溪贏得“邑小士多”的美名;黃山北坡之下的江村,古稱金鰲,村中聚秀湖、獅山古廟、江氏宗祠等古蹟文氣盎然,江淹江澤涵江紹原名流碩儒皆從此村走出;涇縣桃花潭不但因夾岸十里皆桃花而得名,更因李白一曲“桃花潭水深竹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名揚海內外,其精華卻在碧如瓊漿、絕無污染的一潭清波。

宣城地處皖南山區和長江下游平原的結合部,東連天目,南倚黃山,西靠九華,域內襟山帶水,風景絕佳。敬亭.柏視、水西、龍鬚四山峰巒疊翠;青戈江、水陽江兩水相依;南漪湖、太平湖、青龍湖三湖星羅棋佈;清原峰、板橋、揚子鱷諸自然保護區,不僅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奪人眼目,更以巧自天然的風光獨攬勝境。

宣城地靈而人傑。“宣城梅”自宋以來,名人輩出,“宋詩開山祖”梅堯臣,宋名臣梅詢,明戲劇家梅鼎祚名宦梅守德,清黃山畫派巨匠梅清,清數學大家梅文鼎,近代學貫中西的梅光迪,使之有“宣城梅花遍地開”一說;“績溪胡”中,胡仔、胡雪巖、胡開文、胡適,皆聲聞天下,青史留名;“涇縣吳”自始祖吳文舉遷居涇縣茂林以採,歷代仕子如林,僅近代就有父子書法家吳玉如、吳小如,學者兄弟吳半農、吳組緗,書畫家吳作人,此外尚有吳葆萼、吳茂蓀、吳則虞等一批學者名流。

宣城物產豐饒。南湖銀魚、水陽河蟹、水東蜜棗、廣德毛竹板慄、寧國山核桃,以及以敬亭綠雪、涌溪火青爲首的綠茶系列,皆屬地方士特名產,而其中尤以宣紙宣筆、旌德三麻、績溪蠶絲、徽墨、唐代“宣州紅線毯”、宋代“宣城諸葛筆”、明代“宣城木瓜”、“宣城雪梨”揚名華夏。如今“水東琥珀棗”、“敬亭綠雪茶”、“郎溪草魁”、“寧國黃花雲尖”、“涇縣紅星宣紙”、“績溪梅花白廠絲”,在國內外均有一定名氣。

“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宣城,正以其博大胸襟、廣遠情懷,承接南來北往過客,書寫聲蜚遐邇華章。 宣城資源豐富。宣紙、宣筆、徽墨“文房三寶”和績溪古建築、飲食文化,代表了“徽文化”的最精彩篇章;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達50餘種,其中螢石、石棉、石墨等,不僅儲量大,而且品位極高。敬亭綠雪、涌溪火青、瑞草魁等高檔名優茶,以及山核桃、蜜棗、板栗、銀杏、青梅、筍乾等都是宣城享譽全國的名貴特產。涇縣是傳統的“中國宣紙之鄉”,郎溪縣被農業部授予“中國綠茶之鄉”稱號,廣德縣林業部命名爲“中國十大竹鄉”之一,寧國市被譽爲“中國元竹之鄉”和“中國山核桃之鄉”。

旅遊景點衆多。敬亭山素有“江南詩山”之稱,太極洞自古即爲“天下四絕”之一,國家級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及“中國鱷魚湖”舉世無雙,太平湖水清山秀,風光旖旎,與桃花潭交相輝映。新四軍軍部舊址馳名中外,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氣勢恢宏。胡氏宗祠、王稼祥故居、胡適故居等大量的人文景觀和名勝古蹟遍佈全市各地。

宣城充滿希望和機遇。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宣城人民正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真情歡迎海內外客商,歡迎各界人士來做客。洽談合作,投資開發,共創明天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