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休閒城市——山西晉中
晉中位於山西省中部,東依太行,西臨汾河,北與省會太原市毗鄰。晉中乃是一座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文化氣質十分獨特鮮明,發展潛力巨大無限的,古老而現代化的地區。其本身作爲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商代後期境內就有大小城邑出現,更在春秋時期開始設立縣一級行政建制。
休閒特色
晉中文物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自然和人文景觀星羅棋佈,可開發的旅遊景點約佔全省的十分之一。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8處,縣(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32處。境內現有平遙、祁縣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左權龍泉、壽陽方山、榆次烏金山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平遙古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近幾年來,以晉商文化爲主要特色的“一城(平遙古城)、兩寺(雙林寺、資壽寺)、三山(烏金山、綿山、石膏山)、五院(曹家大院、喬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莊園)”等景點,已成爲山西省旅遊熱線之一。晉中人傑地靈、名家輩出。著名歷史人物中,政治家有春秋祁奚、東漢王允、北宋文彥博、清代祁雋藻、當代國務院副總理陳永貴;文學家有唐代王維、溫庭筠,實業家有晉商鉅子喬致庸、渠本翹,票號創始人雷履泰;藝術家郭蘭英、閻維文、張繼鋼、邢質斌。
晉中市主要旅遊景點:渠家大院、 榆次老城、 王家大院 、喬家大院、 平遙古城、 榆次常家莊園、 綿山、 張壁古堡、 常氏靜園、 體和堂、客院、廣和堂、 孔祥熙宅院 、白塔 、大寨村、石馬寺、毛家大院、龍巖大峽谷、水墨頭漁鄉、臥佛寺、 東北堡門 、常氏祠堂 、杏園 、獅園 、常氏可園 石芸軒書院 、四十四帝后帖、 后街 、奉旨承恩坊 、養和堂 、慎和堂、雍和堂、謙和堂 、節和堂、人和堂、、華展 、清虛閣 、無邊寺 、淨信寺 、鎮河樓 、鎮國寺 、文廟大成殿、 “日升昌”票號 、慈相寺 、后土廟 、洪山源泉 、襖神樓、 迴鑾寺、 曹家大院 、石膏山 、資壽寺 、介子推廟 、尹林芝烈士陵園 、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 、榆社-清涼寺、禪山寺 、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響堂寺石刻、福祥寺、 祁縣何家大院 、革命聖地麻田 、龍泉國家森林公園 、和順-兵憲牌坊、懿濟聖母廟 、後溝古村 、雙林寺。
美食
貓耳朵
用手指將小面塊按成貓耳朵形狀,下在開水鍋煮熟,配上各種打滷、澆頭,或炒着吃,這種麪食形狀美觀,筋性強。
在東山地區有一種傳說,從前趙匡胤由黃澤關到山西,正是暑伏天氣,走到南岔貫寺,已是人困馬乏,想吃點涼飯。恰有一位自發老師傅端來一碗白條食物,趙匡胤吃後,感到清涼適口,便問這食品是川什麼做成的。老師傅說用甜蕎麥做的,之後,他轉眼不見了,於是起名甜蕎麪涼粉,流傳至今,堪爲待客佳品。
平遙碗託
平遙的碗託由清光緒年間城南堡廚師董宣首創,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途經平遙時,品嚐這種食品後,讚不絕口。當場賜予重賞。於是,碗託名聲大振,成爲一種地方名吃。平遙碗託的製作方法是將白麪用溫水調成糊狀,再加以一定比例的鹽水、大料水和菜子油,由稠調稀後盛入五寸小碟內上籠蒸15分鐘左右,蒸熟涼切後即成。平遙的碗託有冷調、熱炒兩種食用方法。冷調是切成麪條狀放入人後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時有一種涼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熱炒是將炒瓢內入入熟豬油,加入蔥蒜後,將切成條狀的碗倒入,加山藥蛋絲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醬油、醋等調味品。炒熟後香味四溢,誘人饞涎欲滴。
俗稱燒餅,是昔陽的傳統食品,產生於金元時期,迄今有八百餘年曆史。當時,外族侵略,戰火紛起,人們爲了逃避戰亂經常背井離鄉,這種好消化、易保存、便攜帶的食物燒餅也就應時而產生了。此後,人們幾經改進,變成現在的吊爐小燒餅,併成爲昔陽人走親訪友的佳品。
珍珠粥本是壽陽民間普通的小米綠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讚賞。傳說,清道光年間某夏,兵部尚書祁雋藻回鄉省親,特地請道光皇帝起駕到家鄉壽陽的方山避暑。行至方山腳下,天色已晚,下榻之後,祁雋藻即命人用綠豆、小米熬成稀粥,奉獻聖上。道光帝一路顛簸,備受暑熱,驟然落榻於清涼之地,身上已爽快了許多,又見這黃澄澄、香氣襲人的米粥,更是喜不自勝,隨即食用,並指着綠豆問:“這晶瑩鮮綠之物,真如珍珠一般,這叫什麼粥啊?”祁雋藻見聖上如此歡心,十分高興,順口答道:“聖上說的對,此乃壽陽有名的珍珠粥。”從此,珍珠粥美稱傳揚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