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空軍「空中灑水」人造雨? 看到新聞別急着先酸

▲解旱象苗栗明德水庫實施人工增雨。 (圖/明德水庫工作站

記者林冠瑜/臺北報導

爲了提高臺灣降雨量,近日各地水庫與空軍紛紛進行地面空中的「兩棲」造雨行動。空軍司令部23日派遣2架C-130運輸機載運8公噸清水,以「暖雲造雨」的方式來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但水的體積大、重量重,空軍採取「載水在空中撒」的做法是否有效,引發外界好奇。臺大大氣科學系陳正平教授表示,灑水或是水庫使用的「燃燒焰劑」都是人工增雨的做法,C-130運輸機若要在空中燃燒焰劑,必須先改裝飛機,因此使用灑水的方式較爲適合。

電視臺氣象主播林嘉愷就在Plurk上表示,看到空軍人造雨新聞差點昏倒」,他只聽過「灑乾冰鹽巴」,「人造雨絕對不是灑水。」下面則有網友留言,「灑水......我小學就知道是用乾冰.....。」還有人說「如果真的是載水去灑,那直接倒進水庫就好啦XD。」或者是爭論灑水還是灑鹽巴比較有效,各持己見。

根據臺灣大學大氣資源災害研究中心的〈人工增雨技術精進研發計劃〉報告,灑鹽巴、灑水或是使用「人工增雨焰劑」來做「種雲」都是有效的做法。陳正平教授接受《ETtoday東森新聞雲》訪問時表示,人造雨的原理是「增加空氣中的『巨型凝結核』,當這些大型凝結核形成的水滴在雲裡面經過碰撞,去搜集其他的小水滴,纔有機會形成降雨。」

「種雲」可根據雲的溫度,分成「暖雲種雲」和「冷雲種雲」。暖雲可灑鹽巴、清水;冷雲則是施灑乾冰或碘化銀臺灣地區溫度較高,因此使用鹽或是灑水。此外,「焰劑」可分爲「碘化銀」與「吸溼性」焰劑,在臺灣是適用「吸溼性」焰劑來做使用。

▼空軍進行人工降雨作業。(圖/空軍第439聯隊、氣象聯隊提供)

「焰劑」的使用方式可分爲地面與空中兩種方式。地面的部分像是石門水庫燃燒焰劑就是一個例子;空中則可以用高空煙火遙控直升機、空氣球的方式來施放。大陸就曾經使用過在地面發射砲彈的方式施放焰劑。

如果要使用有人駕駛的飛機施放焰劑時,可掛載焰劑燃燒來進行。然而,陳正平表示,在空中燃燒焰劑,最好是在雲的下方較好,但因爲臺灣高山多,飛機飛太低有一定的危險,因此在雲裡面灑水的效果有機會比焰劑來得好。臺灣過去也曾執行過焰劑燃燒作業,礙於機型、資源和成本相對高出很多,因此不是第一選項

爲何不選擇「灑鹽巴」?研究報告指出,不論是噴灑鹽巴還是清水,都需要特殊的器具幫忙。噴灑鹽粒雖然可以用「農業噴粉機」來取代,但因爲鹽粒會造成飛機機體腐蝕,因此軍方考量到配備問題而改採噴水的方式進行。對此,陳正平補充說,軍方在空中灑清水,需要搭配噴頭和幫浦施壓,才能讓「水滴霧化」,以達到最理想的水粒子大小,因此使用灑水的方式來製造人工雨,是考量到最符合臺灣環境狀況的選擇。

焰劑小知識:目前地面施放國外進口焰劑每支3000元臺幣,每次施放4支,也有國產焰劑每支1000元臺幣,但因爲初步研發完成,無法大量生產,隨時採購。研究也表示焰劑無毒,在國際使用後,沒有出現任何危害環境的案例,請居住在附近的民衆無須恐慌。

▼空軍進行人造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