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件”(追夢)

追夢人 袁開華

祖上三代都是石匠,從小與石頭結緣。爲學好石頭雕刻,進過寶石廠,開過加工坊,後回鄉發展,傳承手藝的同時,帶動更多人增收。

進寶石廠

遠走他鄉 拜師學藝

相石頭,做造型,打粗坯……刻刀起落之間,袁開華仍能二十五年如一日地俯首案頭磨練刀法,“每天至少練5個小時,早成了習慣”。

說來也巧,44歲的袁開華是貴州省龍裡縣人,因祖上三代都是石匠,自幼與石頭結緣。“家裡主要做石碑,每次父親雕刻石頭,我喜歡靠在一旁,拿着鏨子跟着搗鼓。”殊不知,玩耍之餘,一顆石雕匠人種子悄然種下。

初中畢業時沒考上學校,有些繪畫基礎的他,決心跟着父親學石雕。因流傳的手藝有些粗糙,父親怕誤了他,“到外面看看吧,爭取把手藝學精”。

袁開華先到深圳闖蕩,在一家電子廠落腳,當附近寶石廠招有美術基礎的學徒時,他果斷抓住機會

從相石到拋光,還有這麼多講究,夠我學的了。”在師父眼裡,他就是塊璞石,只需精心“雕琢”,必能點石成“金”!

這段學藝經歷,成爲袁開華的一筆寶貴財富。“現在我收徒弟,也跟師父一樣,讓他們反覆做造型、打粗坯,這是所有工序的基礎,堅持下來纔有可能厚積薄發。”

手上的技藝,學習3年逐漸成形,但石雕關鍵靠創作,考驗一個人的思想文化修養。帶徒弟時,袁開華單獨拿出時間,讓他們學習傳統文化,汲取創作靈感。“有件作品叫《昭君出塞》,如果不瞭解這段歷史,整個場景刻畫、表情雕琢會一頭霧水。”袁開華說。

辦加工坊

學有所成 摸索創業

5年的積澱,袁開華已能獨當一面,師父也委以重任,讓其參與廠子管理。但此時的他有了新的想法——創業。

2000年,帶着僅剩的4000塊錢,袁開華在深圳租了間60平方米的房子,買了兩臺機器,辦起加工坊。“客戶出原料,我來加工,剛起步那會,一個月沒幾單,特別難熬。”實在沒招兒,靠着學藝積攢的薄面,袁開華主動爭取客戶。

有次接到上百件的訂單交貨速度出乎意料地快,他得意了好一陣,誰知後面幾個月沒來新單,問題大了!

“訂單多的時候心裡有些飄,只想趕貨掙錢,本來要一個月,我20天就完成了,結果摔了跟頭。”這個插曲讓他重新思考石雕手藝,“石雕首先是藝術品手藝人得對作品負責,必須有敬畏之心,掙錢的事排在後面。”

想通這點,袁開華硬着頭皮聯繫客戶,挨個賠禮道歉,決心重新開始。後來收徒弟,他也嚴格約束,每件作品反反覆覆地磨,一點瑕疵都不放過,“手藝也有嚴肅性,讓他們緊繃這根弦兒。”

經過穩紮穩打,加工坊逐漸積累口碑,業務轉向穩定。算上學徒工和聘請的加工師傅,加工坊有十六七個人,袁開華一個月能賺四五萬,但安於現狀從不是他的風格

“就這麼一直代工掙錢?什麼時候能自己創作、自己銷售?”加之學徒隊伍流動性很大,袁開華萌生返鄉的念頭,“龍裡自古就有石雕傳統,自己學的手藝也不差,肯定能折騰點事兒。”

2010年1月,袁開華動了身。

開小公司

返鄉發展 傳承手藝

2012年,返鄉發展的袁開華註冊公司,成爲當地首批微型企業,從原材料到銷售一條龍,傳承石雕的夢想照進現實。

“過去在外收徒,他們得交學費回老家自己反倒掏錢,還包吃住,他們能安心學也就罷了。”哪料沒出幾個月,小年輕們就連影都看不到了,倒是幾個殘障人士坐得住。袁開華有了新打算,“要把更多殘障人士招進來,教他們吃飯的手藝。”

從學藝到創業,25年間,袁開華培養了200多名徒弟,發展最好的,要數幾名殘障人士。

“他們之前沒工作,生活困難,來到我這兒,一直踏踏實實學手藝。”前段時間,聽說畢節的那名徒弟到廣東站穩了腳跟,也招了幾名殘障人士,袁開華特別開心,當晚特意炒了幾個菜,慶祝一番,“讓更多人通過石雕過上好日子,比只想着賺錢有意義。”

爲將石雕手藝傳承下去,袁開華主動響應號召,積極參與傳統手藝進校園等活動。“跟一些高校達成合作,每個月都會去講課,老師、學生也到我這裡培訓學習。”每次講課,學生從未遲到早退,這讓他提起了興致,“這些娃娃是石雕的未來,特想看到匠人的種子在他們身上生根發芽。”

25年堅守,袁開華仍在探尋石雕之路。拓展市場方面,他很看好年輕人羣體,認爲石雕作品需從觀賞性、收藏性向實用性轉變,更新創作理念,將年輕人喜歡的動漫、簡約風格糅進去。

望着滿屋子的作品,記者打趣道,“哪件作品最好?”袁開華有些難爲情,頓了頓說,“下一件,最好的作品是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