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規模化推進有待突破

5G網絡是支撐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關鍵基礎設施。作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的關鍵技術之一,5G將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爲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賦能。同時,5G規模化推進還有待進一步突破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5G網絡發展領先。”在日前舉行的2021世界電信信息社會日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在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中,我國企業繼續保持全球領先。5G正加快融入千行百業助力其數字化轉型。

最大規模商用網絡建成

“截至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81.9萬個,佔全球70%以上,5G終端連接數超過2.8億,全球最大規模5G商用網絡已在中國建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介紹,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均已完成5G獨立組網規模部署,爲行業應用奠定良好網絡基礎。

5G網絡催生出的新應用新場景,將拉動雲計算、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等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持續創新。運營商、互聯網企業紛紛看好雲計算與數據中心市場。2020年,數據中心建設投資達3000億元,未來3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4萬億元――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預測表明,未來數據中心產業將是一片藍海

“5G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的同時,將有力提升我國產業數字化水平,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到2025年,5G將帶動1.2萬億元的網絡建設投資,產生8萬億元相關信息消費,直接帶來經濟增加值2.93萬億元。”劉烈宏表示。

5G網絡質量和終端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中國信通院5G雲測平臺實測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5G用戶體驗下載速度爲374.2Mbps,上傳速率爲31.4Mbps,均爲4G的10倍以上。國際測速機構3月份數據顯示,我國移動網絡速率在全球排名第4位,固定寬帶速率在全球排名第16位。

行業產業應用陸續落地

“目前,我國5G融合應用已經邁過創意階段開始落地,有近1300個‘綻放杯’大賽參賽項目實現商用。”王志勤介紹,在工廠醫療等領域已構建有望規模商用的應用場景,並形成以運營商、行業服務商、行業客戶爲主導的商業合作模式。

製造業生產環節,5G與超高清視頻、傳感器、控制系統等結合,完成質量檢測、AGV(自動導航車)運輸、生產數據實時監測等,助力提質增效。“5G憑藉其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點,能夠幫助我們完成許多以前無法實現的工作。”在位於廣東佛山市的聯塑智慧工廠內,聯塑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黃金朝介紹,公司2019年與中國移動廣東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簽訂戰略協議,共同打造管道建材製造業“5G+智能製造”應用標杆項目。

由於聯塑生產的建材管道產品廣泛應用於水、電、煤、通信等地下封閉場景,更是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超級工程背後的“潛行者”,因此,對產品的質量及安全性能要求極高。“以前,我們都是人工判斷產品是否存在缺陷,效率低、易出錯。如今,高清攝像頭拍攝的管道和金屬件切面圖像,通過5G網絡傳到雲端,輔以人工智能技術,就能快速計算出產品缺陷檢測結果,有效提高產品良率。”黃金朝表示。

“以前,工廠內的AGV是通過WiFi連接,有時會受到電磁干擾,而且小車在經過不同無線接入點時容易出現網絡連接不穩定問題,導致車輛停頓,影響運輸效率。”廣東移動佛山分公司5G應用模塊產品總監餘夢影介紹,5G可以爲移動中的AGV提供穩定可靠的網絡運行環境,讓其與全自動工序無縫配合,產品分揀更快。

在醫療領域,遠程會診、移動監護、5G救護車已經在各級診療機構從試驗走向臨牀。在海南省海口市美德村村衛生室,前來就診的村民告訴記者,過去看病總要往鄉鎮醫院跑,甚至還要到市級醫院去,不僅浪費時間,還可能耽誤病情。如今,村衛生室的醫生利用5G網絡、遠程醫療平臺和工作站一體機,就能將身體檢查結果遠程連接到上級醫院掛號進行實時診斷。

“我們對海南省7家三甲醫院、18個市縣的縣級醫院、340家鄉鎮級醫療機構和2693家村衛生室進行了5G智慧化升級。在6家三甲醫院,分別設置了遠程診斷中心,通過5G網絡與基層醫療機構進行遠程診斷,讓患者不進城就可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海南聯通交付中心負責人範永安說。

短板不足需要儘快補齊

“雖然5G發展已經完成了從0到1的跨越,但接下來如何實現從1到N的推廣複製,還要經歷非常艱難的過程。”王志勤坦言,在商用層面,需求側仍然認爲5G網絡使用成本高終端設備價格昂貴,而供給側卻礙於行業需求碎片化嚴重,許多應用定製化程度較高,仍停留在“樣板間”階段,投入產出比低,商業模式不清晰,一時間無法實現規模化發展。

“目前我國5G行業應用處於起步階段,仍需進一步將技術與場景適配,從而實現規模複製。”王志勤建議,要加快構建5G應用標準,完成行業間協議互通、標準互認;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加強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網絡建設,提高網絡服務質量;持續研發創新,突破技術和產業化瓶頸,推動5G終端產品走向成熟……

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兼職教授葛頎認爲,5G的大帶寬、低時延和海量接入能力,實現了移動通信從面向個人服務的專用技術向面向千行百業的通用技術的轉型,充分顯示了5G作爲社會信息化基礎設施的潛力和能力。與專用技術重在功能和性能不同,通用技術的應用推廣更爲關鍵的是成本和效益。

“只有客戶用得起的通用技術,纔是真正的好技術。5G基站採購成本高、運維電費貴和應用數字化集成難等需要儘快突破,纔有可能真正改變社會。”葛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