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瑋瓴地震受困52小時 三次手術勇敢接受復健

▲復健部職能治療師楊書瑜,協助病人曹瑋瓴執行復健治療。(圖/醫院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0206地震導致永康維冠大樓倒榻中,45歲曹瑋瓴,一家8口原本開開心心的準備過年,如今只剩下她一個人,包括她的先生及2歲的兒子都不幸罹難,曹女士受困長達52小時導致身受重傷,歷經3次手術出院,目前仍持續復健,充分展現生命鬥士的勇氣。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職能治療師楊書瑜、物理治療師莊智爲指出,105年2月8日上午8時42分,曹瑋瓴送到奇美醫學中心,立即住進加護病房治療8天,前後歷經3次手術(右上肢三次,含補皮一次),過程中因爲傷勢嚴重手指發黑,但是經過救治很慶幸不必截肢,其中傷口使用可拆除式皮膚縫合釘及縫合器數支與針線縫合範圍超過30公分,並於3月14日出院。

雖然遭逢至親生離死別,加上自己身受重傷的如此大難,曹瑋瓴身處傷痛中仍面帶微笑自4月28日起在奇美醫學中心接受積極且密集的復健治療,目前仍固定於週一、週二及週四上午到奇美醫學中心執行復健治療。

0206地震導致臺南市永康區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在受創最嚴重的G棟7樓的一位45歲女性曹瑋瓴,發生地震當下她先跑去抱住老公許文儒和2歲兒子,但鋼樑卻壓住對方,雖然她不斷和對方聊天互相加油打氣,但漸漸沒了迴應,她知道她得繼續活下去,爲的就是想要親自陪伴最愛的人,送他們最後一程

曹瑋瓴靠着堅強意志,受困瓦礫堆中52小時之後獲救,而且不必截肢。但令人難過的是,曹瑋瓴一家8口,如今只剩她一個人,包括她的先生及2歲的兒子都不幸罹難。

曹瑋瓴因被水泥石塊壓住太久,造成右側前臂壓砸傷、右側上肢創傷性腔室症候羣、創傷性肌肉缺血、創傷性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左側肋骨多發性閉鎖性骨折、右側手臂腕部手部區位神經損傷、右側前臂區位神經損傷、左側踝部和足部神經損傷、失眠、急性壓力反應、尿滯留、酸中毒側性臀部壓迫性潰瘍、第一期血漿蛋白代謝疾患及脫水等症狀。

急診室因爲傷勢嚴重送入加護病房接受治療達8天,接着轉入一般病房繼續接受治療,也就是那時復健部介入物理及職能治療,經過住院期間的積極復健治療,曹瑋瓴在3月14日出院了;在4月28日來奇美醫學中心接受後續的復健治療。

在治療評估中,發現病人曹瑋瓴的軀幹雙側下肢肌力明顯不足,尤其是左側的下肢有神經學上的變化以至於常有痠痛腳掌冰冷不適的現象產生,而左腳的垂足更讓病人曹瑋瓴的行走步態與站姿平衡受到影響,而右上肢的手肘攣縮、手因神經受損導致功能喪失更造成輔具的使用與執行日常生活活動上的障礙。

在從輪椅到牀的轉位與挪動上,她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姿勢轉換與運動間常有頭暈與體力不足的現象。物理治療師協助訓練病人曹瑋瓴的軀幹、雙側下肢力量心肺耐力,輔以轉位功能的再教育,期待病人曹瑋瓴能早一天行動自主。

病人曹瑋翎從墊上運動開始執行基本的擡臀、擡腳、翻身坐起、站立到彈力帶的阻力訓練,每一項訓練項目都確實地做到治療師的要求,爲了行走的安全與步態,職能治療師爲病人曹瑋瓴製作踝足部支架來克服行走時的垂足問題,重新安排復健才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病人曹瑋瓴就可以在輕微的幫忙之下獨自行走進入治療室,不只得到很大的信心,治療室中其他病人也因爲曹瑋瓴的努力與進步而獲得不少的鼓舞。

病人曹瑋瓴的治療計劃目前以上肢關節角度、提升患肢功能性使用與肌肉力量加強、下肢的行走功能訓練爲主,雖然復健的過程是漫長又辛苦,但是病人曹瑋翎已經可以拿起並放回垂直塔上的積木沙箱運動也可以單手拉動1.5公斤的重量,回到家中也會練習職能治療師交代在家以小瓶礦泉水瓶練習抓握、釋放訓練。

雖然病人曹瑋瓴的神經損傷因壓迫太久目前動作恢復有限,但是從病人曹瑋瓴的口中聽不到任何的抱怨與自艾自憐,反而是正向力量與滿滿的感謝;反觀有些人在遭遇到一些工作或生活上的不順遂時,總是喜歡碎碎念,相較之下樂觀積極的態度比碎碎念更有力量更能感動人心。曹瑋瓴所展現的堅強生命力與風範,讓一路協助她復健的治療師楊書瑜與莊智爲都爲之動容,可說是一位讓人肅然起敬,又振奮人心的生命鬥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