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美國想把韓國焊死在盟友車上 1個動作卻透出鄙夷

【視頻/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沈逸

大家好,來到歡迎來到本期的逸語道破。最近幾天發生了很多事,本來是想加更關於疫苗外交的事,但因爲袁隆平院士的意外離世,整個情緒很不好,週六就沒有加更。

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被我們不管是親密地稱之爲袁爺爺,或者是所謂的“大德魯伊”,或者是“當代神農”,他用他自己的力量,憑藉他的團隊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爲新中國口糧安全貢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在網上相關的討論當中,他成爲了一種精神,一種理念,一種行動的具象化的體現。

消息傳來,讓人不敢相信,當然工作還是要做,疫苗的事情準備出個專輯,把它放到新冠疫情全球治理的框架下專門說一下。

今天講一講“睡王”拜登,最近“睡王”繼續沿着他的思路,用一種很特殊的套路,他稱之爲“多邊主義”。現在可以非常明確地講,“睡王”所謂的多邊主義,其實就是傳統意義上冷戰時期非常經典政治、經濟、軍事同盟

實際上,與其說是拜登政府的多邊主義。我們講真假多邊主義之爭。其實如果在國際關係的框架下,有一個很簡單的概念的對比:美國追求的是軍事同盟。中方實踐的是集體安全,在聯合國多邊框架下,構建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去朝前推進,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區別這兩種思路,最經典的特徵是,看它是不是指向特定的第三方。而且這個第三方一定是外部有針對性的。像美國在歐洲強化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強化歐盟,其實目標就是瞄準俄羅斯

在亞太地區,它的雙邊軍事同盟夥伴,用各種方式它迫使對方進行表態,矛頭也是非常有清楚的指向。今天我們看到,韓國領導人到美國去訪問,有個細節引發爭議:拜登的副手副總統哈里斯和文在寅總統握手,握手以後順手非常自然地在身上擦了一下。

首先,排除這樣一種可能,哈里斯女士對於外交禮儀一竅不通,沒有受過任何標準化的訓練。她又是一個極具潔癖的人物,也許她見人都會順手一抹。

但排除這種可能性之後,從外交禮儀上來說,對於美國的盟友,反映出了美國領導人真實的想法:居高臨下的鄙夷,深刻的蔑視、嫌髒。還有美國對於盟友真實的心理狀態的體現:“你們是什麼人?”我認爲後兩者概率更高一些。

哈里斯是玩身份政治起家的,是美國司法系統檢察院這條線上來的,儘管之前非常標準地和一位年紀比較大的、聲名比較差的異性非洲裔,非常富有影響力的政客,發展出了被傳統意義上的倫理道德規範所不主張的某種非正規的關係,但 “英雄不論出處”。儘管哈里斯用一切辦法表現出她是一個非常豪爽、非常豪邁的性格,但是走這條路線發家的人,她會不注重這些小節嗎?除非她不想注重,爲什麼?不值得。You don't deserve it。

但是,在美國副總統這個位置上這樣進行表現,韓國方面自然是各種滋味在心頭。韓國是一種情感和情緒比較濃厚,並且容易表現的國家。現在在正式的外交場合,在全球的社交媒體鏡頭面前,當然你可以看到,類似於像CNN、BBC,在政治立場上明顯傾向於以美國民主黨爲代表的、自由主義傳統精英的那批人、那批媒體對此表示緘默,沒有看見,非常的自覺,自律性非常高。而福克斯狐狸臺站在那一邊聚焦看,現在聲量上面看後續怎麼發酵,但是傳出的意味非常深長。

今天傳出的第二個意味深長的事情,美國搞了一個授勳儀式,請了一個退伍的上校拉爾夫·普基特。這個退伍的上校有侵朝戰爭的經驗,在1950年中國稱之爲抗美援朝,美國人入侵朝鮮過程當中,他有跟志願軍交手的經驗。

他當時是美國第八集團軍遊騎兵連的連長,一開始去只是少尉,後來因爲各種原因打動了領導,拿到了通常只有上尉才能擔任的連長位置。他的“成名戰”,就是我們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的清川江戰役。所謂的“205高地”,大體上就是據他們說用50個人,擋了志願軍大概幾個小時,然後失敗被推了。

第二次戰役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當時第一次戰役麥克阿瑟被削,削完以後第二次戰役不信邪,堅定地相信中國最多就過去了三、五萬人。憑藉火力優勢還可以推,聖誕節可以回家吃晚餐。然後被彭總帶着志願軍一頓啪推回去。

這一巴掌推回去,其實說穿了是比較沒面子的。比如說普基特負責的第八集團軍遊騎兵連,在11月25號晚上,被削了一頓之後,到最後是被殲滅的。根據美軍的戰史,有一本書《Disaster in Korea》(朝鮮半島的災難),講彭總怎麼去削麥克阿瑟。

當然對於美國的第八集團軍來說,更沒有面子的一件事情是,沃克,他們當時非常有名的第八集團軍的司令,他們稱他爲“小巴頓”,在逃跑的過程當中死於車禍,被友軍撞死的。有人說是韓國,當時叫南朝鮮。韓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取得的攻擊最大的效果,撞死美國第八集團軍的軍長。

今天他們兩家,一個美國的總統,一個韓國總統,舉辦了一場儀式。美國的總統端出了一個“英雄”,這個“英雄”在被志願軍“啪”拍過去的過程當中,倖存下來沒死,被手下跑得比較快的救了,然後在後面的服役和退休以後的生涯當中,比較長袖善舞地拿了一堆獎章,獎勵他那天晚上亦乎尋常的勇氣行動。然後兩個人在邊上弄了這麼一個畫面。

事情其實是挺耐人尋味的,你可以在中間看到幾個點。就是現在“睡王”這屆政府在哪幾個方面上着重向中方去發力。第一,他要敲實夯牢指向中國的那些,他認爲是多邊架構上的盟友體系。盟友體系跟你混,有沒有真金白銀,有沒有真實的好處。美國就想,不想出錢辦大事怎麼辦?呼喚榮譽、共同的價值觀、觀念。最好與此同時還能讓美國額外收一筆錢。

跟“懂王”比起來,“睡王”披了一層君子的皮,但是嶽不羣下手其實更黑了。左冷禪有的時候不一定玩得過嶽不羣。但是嶽不羣最終會趨向於失敗,因爲最終撞到獨孤九劍了,就被割得乾乾淨淨。

第二件事情是,今天的美國,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我一直有一種主觀感受,提一個猜想。他始終給我一種認認真真地搞形式主義的感覺,就像一輛車,它馬達轟鳴,輪胎飛轉,車上的音箱開到最大,遠遠地看去,從地上飛起的這些煙塵,感覺一批巨獸就要向你衝來。但是就是不動,車子就在原地打轉。就是採取了大量具有象徵性意義的舉動,後來發現這些舉動只有象徵性意義,這個事情就略尷尬。

從另一種角度上來說,對於拜登而言,在他現在的優先順序上,他希望用這種方式,有點類似於,中國古代所說的叫做“減兵增竈”,把聲勢做足,把氣場開大,讓你感覺我大軍壓境,其實我悄沒聲的在後面做轉進,爭取一段自己有序良性的發展時間。

中方對此,我覺得在今年4月24號,王毅外長說了一段話,說這屆美國政府,還沒有從上屆美國政府的陰影當中走出來,還沒有找到一套認識和理解中國的正確的方式,還沒有形成一套與中國打交道的方法。而且它一直不急,至少形式上不急。

對於中美關係而言,在拜登政府在非常認真地擺出各種pose,它也有動靜,這邊通過一個法案,或者說表示要通過一個法案,那邊出一個文件,比如說我今天跟韓國走到一起,之前到那邊去跟俄羅斯又弄了一下,說我這邊不制裁北溪-2了。很多人擔心說俄羅斯是不是會過去,緊接着他們外長見完面,美國人轉手又具體執行了制裁。

在口頭表達層面,有點那種翻雲覆雨的意思,這個確實是這屆拜登政府的強項。當然如果用“高情商”的表達方式,這種動作顯示這一屆美國政府,比較擅長於進行認知領域的作戰。它可以通過傳遞信息的方式,利用美國在其他國家心目當中,曾經擁有的軟實力所形成的一種刻板印象,來進行一波早收。

習慣了這種高度象徵性的,極具思想上的某種穿透力甚至震撼感,但在實際的和實體的利益層面缺乏與之配套的籌碼、資源、能力和認真的行動的這種事情之後,其他國家可能會採用一種非對稱的方式,來回應美國的這種舉措:列清底線,劃好紅線

美國願意說什麼,根據它講的內容,進行對等操作。涉及內政的,那就對等地去說。如果美國採取實質性行動,不是象徵性的行動,那麼如果這個行動觸及了我的底線或碰了我的紅線,我用行動進行迴應。如果沒有,我對於一些政治表演性的動作,可能就不會那麼配合。

今天有個消息,美國的國防部長想“高配”,不是跟我們的國防部長對等地談,要見我們的軍委副主席。中方三次無視。爲什麼?我見你幹嘛?誠意和行動在哪裡?不要跟我說行動和誠意有多難。埃斯珀2020年9月份,在“懂王”還是美國總統的時候,美國國防部可以跟中方進行非常順暢的軍事交流。這個渠道是通的,爲什麼?因爲那個時候國防部還有誠意。

拜登政府到目前爲止,在對華政策當中所表現出的事情讓人比較失望,某種程度上比“懂王”時期更不專業。更加表現出那種便宜要佔,面子要,裡子要,啥事都希望說兩句話把對手給忽悠瘸了,並且還有一種想法,我天然就站在了這個世界舞臺的正中,我天然就籠罩上了道義的光環,我已經克服了“懂王”的干擾,所以你們繼續過來膜拜我吧!

不好意思,這種過度自以爲是的心態,和今天美國具備的硬實力之間的差距,已經超過了人們在心理上,主觀善意能夠接受的閾值。我不願意吃你這一套,並且沒有意義。

這個事情在中東問題的煎熬下,拜登政府進一步表現出來,他的道義止於美國的既定利益。甚至他沒有興趣去突破“懂王”留下的框架,因爲他建立在政治的精心計算基礎之上。

這樣的一個人在這個位置上,對中國來說有好有壞。不利之處當然在於,就是我們原先預期的,遇到一個負責任的美國領導人,能夠站在美國中長期的利益上,用一種相對比較理性的方式,構建一個和中國穩定的關係,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這個希望在拜登政府任內,比較難實現。

好消息是,“不過如此”。無論是好的預期還是壞的預期,都可以進行校正。這一屆美國政府到目前爲止,沒有在中美關係上,不管是朝更壞的方向還是更好的方向,玩出什麼實質性的花樣來。它的技巧、能力,可支配的資源,所處的時空環境。好像都做出了相應的約束,讓它就變成了一個在那樣空轉。就像一輛超級戰鬥跑車,認真地在那進行燒輪胎的空轉,轟鳴聲、馬達聲,煙氣沖天。但是看看移動的距離,所謂一頓操作猛如虎,看看戰力2.5,比鵝強點有限。

也許感覺不準,但是我們不妨順着這種感覺,繼續向前走,做自己該做的事兒,發展經濟,搞好防疫,爲全球防控疫情提供新冠疫苗,提供各種幫助,引領全球應對疫情之後的經濟動盪,以及更廣義的角度來說,朝着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大步前進,做出時代需要中國,每一箇中國人共同做出的努力,也爲時代做出相應的貢獻。

然後在此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看歷史向前演進的步伐。最後的結果,有我們每一個人在中間做出的相應的貢獻。相信不用多久,大家都會看到歷史做出的非常公正的判定。

這期就到這,再次緬懷袁隆平院士、吳孟超院士,以及所有那些爲這個國家的繁榮、安全、美麗、強大、幸福貢獻力量的,已經被大家知道名字的,和不知道名字的每一個人。今天這盛世大家一起創造,明天要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們共同努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