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新冠添火力 陸篩抗體做疫苗
5月9日,華東師範大學內,醫護人員正在爲一名學生進行抽血採樣。(中新社)
江蘇省南通市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檢測人員在查看檢測實驗結果。(新華社資料照片)
工作人員在北京科興中維質檢實驗室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抗體檢測。(新華社資料照片)
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測點,醫務人員展示一份用於新冠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樣本。(新華社資料照片)
(設計劃面/視覺中國)
大陸科研人員努力突破研發對付新冠肺炎病毒良方,近日有了突破進展,兩個團隊一個發現可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源單複製抗體,有望用於抗新冠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另一團隊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動物實驗已證明該抗體有望成爲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
第一個團隊由首都醫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參與這項研究。
2種抗體可混合使用
研究人員介紹,最新研究表明,篩選到的兩種抗體具有進一步被開發成治療新冠病毒感染藥物的潛力,併爲疫苗設計提供了基礎。目前兩個抗體已在相關公司進行產品轉化,未來有望用於新冠患者臨牀治療。該研究結果近日在美國《科學》雜誌在線發表。
研究人員從一名新冠康復患者的外周血單核細胞中分離出4種人源單複製抗體。實驗顯示,這4種抗體對新型冠狀病毒均有中和能力。此前多項揭示新冠病毒感染機制的研究表明,該病毒主要通過其表面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與人體細胞上的ACE2結合實現感染。
實驗顯示,B38和H4分別識別受體結合域的不同表位,小鼠實驗證實了這兩種抗體能降低感染小鼠肺部的病毒量,展現出治療效果。兩種抗體還可被混合使用以便更有效抑制病毒感染。
來源有限無法廣泛使用
另一個研究團隊,由北京大學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團隊,與北京佑安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軍事醫學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義翹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藥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丹序藥業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攻關。
團隊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目前,動物實驗已證明該團隊的中和抗體有望成爲治療新冠肺炎強效藥,同時也可提供短期預防。這是科學抗疫的一個重要階段性成果。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於《細胞》雜誌。
治療新冠肺炎目前已被證實有效的兩種治療方法中,小分子藥物只是舊藥新用,針對性不足,目前療效也有限;血漿療法雖成效顯著,但由於血漿來源有限,不能廣泛使用。
血漿療法的有效成份是特異性強的中和抗體。抗體藥物是一種大分子藥物,已經成功應用於愛滋病、伊波拉、中東呼吸綜合症等疾病,但以往開發耗時太長,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而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在康復期病人血液中尋找中和抗體,可以將尋找時間從年縮短到月,效率大幅提升。
中和抗體冬季前問世
文章指出,遴選出的中和抗體有治療和短期預防兩大應用。目前,謝曉亮團隊及其合作者正積極推進臨牀實驗,對成藥充滿信心。謝曉亮表示:「假使疫情冬天反覆,我們的中和抗體屆時可能已經問世」。
免疫學家,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免疫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董晨評論說,這項工作通過最前沿的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篩選出優質中和抗體,結合動物模型,證實其優異的抗病毒能力,能夠替代康復血漿療法和克服其缺陷,爲新冠病人,尤其是重症病人的治療提供利器,是人類抗新冠戰疫的一大進展,有非常重要的科學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