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500碗評審/食農策展人高靜玉:臺灣小吃要的不是出名而是被認同

第二屆500碗評審:高靜玉。圖/500輯、高靜玉提供

— 高靜玉

高靜玉從1998年Taipei Walker試刊號,開始跑美食新聞,進入壹週刊後還刻意被分配到小吃路線。報導餐廳會有人邀請參加活動、提供新聞稿和照片,但小吃很難,什麼都要用問的,還一天到晚碰釘子「爲什麼後來我喜歡跑小吃,因爲他有人情味,他們需要的不是出名,而是被認同。」

5頁的專題報導成就一輩子的好交情

高靜玉分享一個值得說嘴一輩子的難忘故事。在壹週刊時期,主管要我執行一個5頁的北港小吃專題報導,其中難搞的青松餐廳要佔3頁。這家有名,老闆拒訪的執拗程度也很出名。「我跟主管要了3天南下的工作時間,直接到店裡根本找不到老闆,轉而從菜市場下手,帶着好茶葉和攤商搏感情。即使要到青松老闆的電話,也找不到人,到店裡就說人不在,就這樣耗了2天,眼看時限將至,在泡茶聊天之間,感嘆地說這次工作只做一半真的很可惜,沒想到一旁羊肉攤的大哥,站起來帶我騎車直奔青松廚房,要他無論如何都要答應受訪,老闆說妳都這麼認真了,如果要做就好好做。」這個「好好做」可不得了「他不但受訪,還端出12道菜讓我拍,後來我把吃不完的菜打包,分送菜市場幫忙各路好友,當時結束採訪離開北港,背景是朝天宮,所有人站在廟前跟我揮手,簡直像演戲一樣讓人雞皮疙瘩。這次採訪後,還讓我們成了一輩子的朋友,直到現在我只要來,老闆一定會專程從廚房跑出來打招呼,」

這當然只是高靜玉數十年採訪歷程的一個小故事而已,「還有小吃店老闆會說『不認識高靜玉就不給你訪。』小吃店都特別有風骨,他們的食物是吃得出故事的「會很在意客人吃下去的感覺,如果發現味道不對,可能是換了肉商、調整了味道比例,他們都會很在意客人是不是喜歡。」

從媒體人變成食農策展人

離開媒體後,高靜玉曾擔任嘉義洲南鹽場、永豐餘顧問、也做過餐廳品牌的食材顧問,但她希望我們以「食農策展人」稱呼她,與近幾年積極投入的事情有關。

2018年開始她與臺北Sogo合作,每年固定兩場、爲期約3-4天的小農展。「每年我會固定去產地5次,每半年規劃一次策展,時間大約會落在5月和11月。」每一次主題都不一樣「我們不是讓小農報名,每一攤都是我去找來的,因爲我必須知道你的東西有沒有合乎我的標準,販售的加工品,是不是沒有添加物,必須是無毒、環境友善的產品才能來,而且我不跟公家單位和農會合作。」簡單的說,就是她喜歡給自己找麻煩。「能做到這種程度,代表農民的性格也比較生猛、對作物有愛心、對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很有自信。」當每個攤主被要求,在展期間必須親至現場說消費者聽時「他們介紹的時候,眼睛都是發亮的。」

高靜玉說:「不覺得策展很像在做雜誌專題嗎?過去我是把紙當作內容的載體,現在則是讓主題更『立體』,實踐在與人實際溝通的展覽中。」

第11碗臺東幸福綠豆湯

第一次擔任500碗評審的她,只能選10碗,根本太爲難她了,在盛夏公佈名單之際,她很希望可以把2024年度的第11碗給「臺東幸福綠豆湯」。「這裡有很特別的澱粉排列組合,近30種豆類配料的選擇,讓我這種不愛照規矩的人獲得極大滿足。這是某次我去臺東工作,在地人帶我去他從小吃到大的店家,幸福綠豆湯的綠豆,粒粒分明飽滿,用的不是壓力鍋煮完會粉碎的進口豆,而是可以明確吃到顆粒狀,還帶一點焦味又不會過分甜。吃過一次後,只要坐火車離開臺東,就會特意繞過去買一碗,坐火車配綠豆湯是很對味的。」

離島被封存的老滋味

這次推薦3處外島小吃,高靜玉特別提到「我是外省人,金門馬祖完整保留過去外省人風味,像是老面發酵的味道、做面該有的手勁,吃得到小時候的味道。」當地交通不便,或許是保留老味道的優勢,她有點殘忍的說:「他們沒有生意好到可以亂做。」現實的狀況是,老面要花時間手揉、發酵,臺灣本島很多店家爲了賺錢、快速大量製作,勢必會放棄某些堅持,原本的風味也爲慢慢淡掉,雖然不見得不好吃,但過去懷念的味道也找不回來了。

— 高靜玉

嘉義的小吃氣味最迷人

當我們問到,跑小吃數十年,有沒有特別喜歡哪個城市?高靜玉毫不猶豫的說:「嘉義,這是我想移居去吃小吃的地方,當大家焦點都在臺南時,這裡還沒有被人爲破壞。」她說得沒有被人爲破壞,可能也意味着小吃製作與用餐環境沒有這麼幹淨,高靜玉反而認爲,過度要求乾淨是味道喪失的關鍵,很常發生的狀況是,爲了達到環境衛生的標準,不能產生油煙、不能使用明火,但沒有大火就不會有好吃的炭燒鱔魚意麪,相差40度的高溫大火,哪怕只差幾秒,風味就是會不一樣。

● 高靜玉的精選10碗小吃

1.新北市中和區/川味麪食:紅油抄手湯

川味麪食:紅油抄手湯。圖/高靜玉提供

這家店我吃了幾十年,是我覺得最好吃的抄手。老闆曾告訴我,古人長袖可以藏錢,把左右手交疊在前,就是抄手的原型;抄手體型比餛飩大1倍、又比水餃小2成。他的麪皮加鹼,煮後很Q不會爛,也因爲帶有一點鹼味和澆頭配得恰到好處,個頭大又很有自信的抄手,每一口風味都很足。他們家的水餃、鴨血湯、香料調配比例也很厲害,每一款都很好吃,最後只推薦抄手,是因爲當初吸引我走進店裡的就是它。

老闆很愛乾淨又自我要求很高,每一道菜無論口味或最後端出去的樣子,都要達到他的標準才能送上桌,數十年來如一日,比如紅油抄手湯裡的配角蔥切得華麗,配上進口白瓷碗,好像打扮很漂亮有教養的小女生,儀式感很好。

2.雲林縣斗六市/老街碗粿:蛋飯

老街碗粿:蛋飯。圖/高靜玉提供

全臺灣只有2-3家蛋飯,都在斗六,其中這家比較出名,我不確定爲什麼不是當地特產的蛋飯,卻出現在斗六,還做出只有這裡纔有的味道,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對面有西螺的好米,米食類小吃絕不能漏氣。蛋飯難就難在,客人點單後要由專人專職製作至少10分鐘,先將加高湯的蛋放進鍋里加熱、慢慢翻炒融合成一粒粒、大概比米粒大4倍左右,吃進嘴裡時不需要咀嚼就能輕鬆吃完的程度,整碗就是很簡單的高湯蛋和米飯的組合,蛋飯的味道很足,完全不需要小菜或辣椒輔助送飯,會不由自主地把整碗吃光。

3.雲林縣虎尾鎮/虎尾美貞肉羹麪:肉羹湯

虎尾美貞肉羹麪:肉羹湯。圖/高靜玉提供

這家店每天一早8-9點就大排長龍,他的肉羹很新鮮,咬斷肉羹的時候,可以感覺到咬斷纖維震動的口感,也因爲他的肉飽滿有自信,不需要用勾芡滿足你,湯芡很薄(濃勾芡的肉羹湯,是爲了要讓人吃飽)又把羹湯的風味做得很好,再吃一口肉羹會有幸福的感覺,我對肉羹要求很嚴格,全臺灣好吃的不超過5家,他是前5名之1。

他的肉羹好吃,得利於雲林肉品市場的先天優勢,也推薦他的滷肉飯,粒粒分明肉燥又做得好,和臺南帶甜的風味不同,臺南強調手切、用白蔭油+甜味+醬油調和、肉燥顏色不深,有名的肉燥飯店家都不會只用一種醬油調味。雲林不同,這裡的油蔥味道清楚,用得是雲林黑豆比例較高的黑豆醬油,是一種帶有霸氣的醬香。那一碗是雲林的驕傲,當大家都只記得臺南肉燥飯時,雲林的肉燥飯也值得被記一筆。

4.臺東縣關山鎮/癡愛玉:燒酒雞愛玉

癡愛玉:燒酒雞愛玉。圖/高靜玉提供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這裡的愛玉,是店家老闆的父親,在海拔800公尺野放種植,也是東部種植愛玉面積最大的人,因此他們研發各種愛玉吃法,甚至延伸愛玉耐熱、不溶於水的特性,讓它代替鴨血在燒酒雞的熱湯裡燒滾,不吸附味道、也不會吃油,怕胖的人多吃,既飽足也沒有罪惡感。

他們還會把愛玉放進鮮奶裡搓出真正的鮮奶愛玉、夏天會特別推出啤酒愛玉、小米酒愛玉,但麻煩的是,關山平日沒人,老闆又愛趴趴走,會事先公告在臉書粉絲頁,拜訪前一定要先確定開店時間。癡愛玉在一棟木造、有小院子的日式老房子裡,房子很美是和洋建築,坐在這裡吃一碗愛玉,也吃進滿滿的關山人文與在地歷史風華。

5.臺東縣臺東市/冰菓。手作冰棒:檸檬姜姜好

冰菓。手作冰棒:檸檬姜姜好。圖/冰菓。手作冰棒提供

臺東餐廳飯後甜點,常會附帶一隻冰菓的冰棒,這也是讓我對臺東小吃產生興趣的第一個東西。冰菓的老闆是臺東水果最大盤商的二代,因爲水果量大,所有冰棒都用臺東當季水果製成、不添加人工調味料,也幾乎不另外加水,味道抓得很準,每一種口味他都能告訴你,臺東的產地在哪、爲什麼選這些水果做冰棒。將在地農產做成冰棒,大家接受度高、隨手就可以來一根,雖然這和大家定義的小吃不太一樣,但我覺得冰菓是很有代表性的。

6.花蓮縣花蓮市/公正油飯:肉絲油飯

公正油飯:肉絲油飯。圖/公正油飯提供

我不是愛吃油飯的人,甚至油飯和糉子對我來說都差不多,但這家油飯,讓花蓮成爲我最少去的城市、卻有最想念的油飯。這是一家70多年老店,店內寬敞明亮,他的油飯帶一點糯性,口感比北部軟,油飯應該是和肉燥汁一起煮,讓油飯吸附高湯,一口能吃到飽含醬油、豬油香QQ的飯,一定要再配一碗豬血咬下去是脆的豬血湯,這種口感很特別在北部吃不到。

他的攤位像早年小吃攤位子低矮、座位比較寬,在門口就可以看到油飯、豬血湯和米粉的煮鍋,因爲寬敞空氣流通,店內一點也不熱,桌椅保留早年自己訂製的款式,每次來這裡就覺得小吃就應該這樣,不用人擠人、很悠閒的吃到好吃的東西,還可以聞到米飯剛蒸出來的香氣,一種不急就章、不迎合大衆口味的質樸氣味。

7.花蓮縣花蓮市/河南砂鍋手工扯麪:番茄蛋面

番茄蛋湯是非常不起眼的東西,卻很考驗廚師的功力,打蛋手法很重要,打到出筋蛋就不會像雲一樣、打不夠蛋白和蛋黃分離,再加上番茄的酸侵略性很強,做得好並不容易,這家店的番茄、蛋、扯麪融合得恰到好處,每一碗麪都是現點現煮,上桌夠燙、也保留面剛煮好的Q勁,這就是要熱熱的吃,就算吃到流汗、燙到也會忍不住一口接一口的吃完。這對我來說,是留再多汗也要吃到的一碗麪。

8.金門縣金湖鎮/新頭碰粿:碰恰龜

新頭碰粿:椪恰龜。圖/高靜玉提供

這家是金門最早的麪店,金門早期很窮,麪粉很珍貴,大家會把地瓜和進麪糰增加飽足感,咬下去會有老面的澱粉香和地瓜的甜味,這個碰恰龜蒸熟後飽含的水氣量,跟本島的老面不同,表層亮亮的、咬下去要稍微扯一下才能咬斷,幾乎沒有加油,整個面體是乾爽的,中間會夾粗顆粒的加糖花生粉,一顆碰恰龜用到的地瓜和花生,都是金門在地作物,這裡種在沙地吃海水的地瓜,風味和脫水程度和本島不同,光是礦物質的含量,就和臺灣用氮肥種植的地瓜不一樣。

金門市場也有賣碰恰龜,但這家吃起來就是不一樣,即使到金門還要騎車半小時才能買到,我也心甘情願。這家店一週只賣三天,老闆又不接電話,就算接電話拜託他賣我,他也無動於衷,店面在料羅灣邊軍事基地的漁村裡,老闆不接受電話預定、也不寄送,只能親自(肉身)到現場購買,甚至還要拜託熟人幫忙,纔買得到的超級逸品。帶回臺灣冷凍再拿出來蒸熟的風味絲毫不減,有機會我就會買一堆回來放在冷凍庫。

9.金門縣金城鎮/蛤嗲之家:蛤嗲

他們用的蛤仔是當地野生攀附在石頭上、必須用手採收,吃乾淨海水長大、沒有雜味,個頭小風味好,完全沒有腥味,和臺灣本島吃到的蛤仔完全不同,蛤嗲外面裹的炸粉吃起來是脆的,口感乾爽、拿在手上也沒有油膩感,吃完嘴和手都不沾油,裡面和着麪粉的韭菜味道不張揚,也不油膩,還有乾爽的粉絲和一點蝦米,每一樣配料都是獨立清楚的味道,可以加一點辣椒醬提味,不加也非常好吃。

10.連江縣北竿鄉/天美軒:手工大餅

天美軒:手工大餅。圖/高靜玉提供

天美軒的大餅,就是馬祖繼光餅的濫觴,後來大家才各自發展出不同的繼光餅口味,但天美軒一直都保留最初的味道,也一直都個頭這麼大,只要一個就可以吃飽。當年他們有參照中國的配方再微調,也或許天美軒的大餅是變種款也說不定,但他們從60-70年前開始賣,大家才紛紛跟進,當時就是用老面加糖製成,帶着甜味的面香,尾韻還有點鹹味,讓人不覺得膩,我常常買完還沒走回飯店已經吃光。

它吃起來沒有化學發粉的味道,老面發酵揉制的香味,會越吃越香,很適合搭配馬祖鹹魚幹一起吃,這麼單調的大餅,反而能豐富小菜的味道,這也是過去沒有米,馬祖人用來吃飽的主食之一,每一口都能吃到它古樸的味道,天美軒也一直以維持這個味道爲傲,除了大餅,他們家的芙蓉酥,也值得試試。

第二屆500碗 THE 500 BOWLS AWARD 2024

主辦單位|500輯

合作伙伴|Uber Eats

指定用酒|帝王蘇格蘭威士忌

指定用車|SUZUKI臺鈴機車、eReady臺鈴智慧電車

贊助單位|丸莊醬油

名單:點此看【第二屆500碗】完整得獎名單

官網: https://udn.com/500bowlsaward

※ 提醒您:酒後找代駕!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