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不下、關節疼痛 當心髖關節病變

食藥署今召開記者會,介紹人工關節種類及適用對象。(林周義攝)

臺灣每年約有4萬人因髖關節病變,置換人工髖關節。醫師提醒,肥胖、從事粗重工作、曾骨折、有家族史年長者、類風溼性關節炎者都是髖關節病變的好發族羣,一旦感覺蹲不下去,甚至產生疼痛感,就需考慮手術

髖關節是人體站立或行動時支撐人體重量的主要關節,由股骨頭髖臼軟骨、滑液膜纖維囊組成。臺大醫院骨科主任楊榮森表示,髖關節是人體中較大的關節之一,跑步、做體操時都需用到。若因病變難以進行正常活動病患首先採取保守治療(如:用藥、復健),無效時才置換人工髖關節。

人工髖關節如何選?食藥署醫粧組科長葉旭輝表示,人工髖關節的材質分爲金屬部分塑膠陶瓷。金屬髖關節耐磨、活動度大,但不適合難以代謝金屬離子腎功能不佳者,適用骨質佳、運動量大的年輕人;部分塑膠髖關節承受力較輕,較適合65歲以上的老人;陶瓷髖關節耐磨、人體相容性高、容易破裂,適合有先天性髖臼問題者。

楊榮森提醒民衆若需保養關節,可適度減重,避免關節壓力過大造成勞損退化。飲食上,應避免高脂肪食物,以免影響代謝。另一方面,應保持運動習慣,但置換過膝關節者,應避免瑜珈登山等運動,及翹二郎腿

食藥署提醒民衆,人工髖關節屬於中、高風險醫療器材,須經審查產品安全性效能,纔可取得上市許可證。民衆如需進行手術,務必選擇經衛福部覈准的產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前,與骨科醫師充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