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2021年國內金融和製造業趨勢評估

工商社論

有別於去年(2020年)全球的愁雲慘霧,今年(2021年)呈現的將是迎向曙光的一年。根據主計總處的估計臺灣經濟會有3.83%左右的正成長(2020年約爲2.54%成長)。2020年下半年出口復甦,加上政府投資、民間投資的熱絡,出口、投資成爲驅動臺灣成長的主要動力。2021年則在基期較低,消費由負轉正以及全球經濟普遍復甦下,有利出口的熱度。整體而言,是個由內需驅動的成長。如果說2020年是「外溫內冷」,2021年則是「內外皆溫」的局面。

金融面上,各國爲了紓困,持續貨幣的寬鬆,在利率偏低的情況下,爛頭寸紛紛涌向股市、房市與匯市,乃至原物料,也導致股價、房價大幅漲升,臺幣匯率創高,原物料也產生飆漲的走勢

股票市場在新臺幣持續升值、基本面情勢看好,以及臺商迴流、海外資金持續匯回的情況下,創下了1萬6千多點臺股指數的歷史高點。在AI、5G、物聯網對半導體需求擴增及持續熱絡下,帶動產業零組件景氣,景氣欲小不易。不過,在全球股票市值超過GDP,以及臺灣股票市值相對M2的比率持續攀升下,風險也跟着加大。尤其在股票M型化(漲勢集中在半導體及相關零組件,其他股票則漲幅不大甚至下跌)的情況下,選股更應慎重。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纔可以長期持有。

房地產方面,目前漲幅較大的,以臺南、臺中、竹北爲主,不過已慢慢擴散至鄰近鄉鎮,產生落後補漲行情。臺南、臺中、竹北房價的上漲,和園區半導體廠商的進駐,帶動周邊廠商加入,對廠房和員工住宅創造需求所致。但在預期心理與海外資金持續匯回下,如由前述城市擴散及於臺北市新北市,則房價仍有失控之虞。雖然央行公佈打房措施,對中小型建商、有三戶以上的投資者產生資金調度與警示作用。但因熱錢如潮水般涌來,政府的措施未必能夠抑制房價上揚,使社會M型化現象更明顯,青年人失落感將更嚴重。

在原物料價格上,由於低利率與回補庫存的影響,油價已悄悄地回升至1桶50美元以上,小麥、棉花、大豆、鋁、非鐵金屬也紛紛大漲。

貨幣方面,由於美國採取極爲資金寬鬆政策因應疫情的嚴峻,美元和非美元利差擴大,美元處於弱勢。新臺幣則由於基本面的強勢,熱錢的涌入,以及海外資金的匯回,加上央行又面臨美國將臺灣列爲匯率操縱的觀察國家。央行除了道義說服之外,政策工具相對有限,也使得新臺幣呈升值走勢。在人民幣上,雖然目前相當強勢,但在貨幣超額發行,財政政策貨幣化,未來可能有貶值的壓力

黃金則因爲短線漲幅過大,疫苗問世、避險需求下降,加上比特幣的替代效果,黃金的價格短期也受到壓抑。但如果各國持續紓困、貨幣政策持續寬鬆,黃金的價格在長期仍是看好。

至於在產業發展趨勢上,由於美中貿易戰的搶單、轉單效應,半導體及相關零組件需求大,加上疫苗問世,廠商補庫存壓力不小。另一方面,AI、5G、AIoT對半導體的需求大增下,半導體持續熱絡,也帶動了臺灣晶圓代工、DRAM、印刷電路板、被動元件封測、IC設計等產業的熱絡。

而COVID-19帶動的線上購物、遠距教學、在家工作、線上文化娛樂風潮,對筆記型電腦雲端資安、相關軟體等的需求增加,雖然疫苗的出現可能會減緩相關需求,但網路、線上業務恐怕回不去,仍會有一定的需求。

其次,在美國的去中化之下,中國也開始去美化,除了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之外,積極拉攏臺灣相關二線半導體、IC設計、封測等公司,使其重啓生機

再者,中國大陸全心全力發展半導體,也把相關的資源移轉到半導體領域上,對其他領域的補助、輔導相對減少,使得過去中國高度介入、生產過剩的產業,有了新的商機,包括面板、LED、太陽能等產業都出現轉機,也都反映到股票的上漲。

此外,COVID-19引發的去污減碳、節能、電動車,加上特斯拉的看好、Apple car的加入,5G、6G通訊的熱潮,也將帶動相關零組件的需求增加,也爲臺灣帶來的嶄新的商機。

不過,原物料、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可能會波及製造業,使製造業成本上漲,物價持續漲升,如市場需求帶動另一波油價的上漲,可能會引發通貨膨脹的顧慮。屆時各國央行恐怕必須調整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轉向緊縮之下,將帶動利率的上升,這時,股市、房地產、原物料的泡沫就會慢慢破裂。貨幣緊縮、利率上升將成爲壓死駱駝(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