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非合意收購 三路修法
2024年金控史上爆發兩金控雙龍搶珠衍生併購爭議,終讓金管會出手。金管會研擬「非合意收購」朝三大修法方向,一、金控間公開收購門檻至少25%起跳,金控收購獨立金融業維持10%,二、第一階段收購需採「全現金」,三、准許金控暫時不受雙重槓桿比125%限制。
金管會將修正「金控轉投資管理辦法」,預計農曆年後找業者討論,凝聚共識後即可預告修正,最快第1季上路。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昨(22)日出席新春座談會表示,「合意」併購是採股份轉換,由雙方董事會和股東會通過,是換一個夥伴共享未來經營成果;「非合意」則是採公開收購,不需經過對方董事會,收購目的是更換經營權。
這兩種方式間,若目的相同(指併購另一方)該有程序應該是一致的,但若有一種方式過度簡便就會產生監理套利,「監理理論中,最擔心就是監理套利」。
換言之,非合意收購不需經對方董事會就可以啓動,程序簡便又寬鬆,讓金管會認爲有監理套利疑慮。
彭金隆直言,提高「非合意收購」門檻並非降低併購彈性,而是低門檻就完成公開收購,勢必會讓不同意見股東、持續在金融市場表達不同意見,不利金融穩定,拉高門檻後可以儘速完成收購,讓市場趨於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