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區裡的新生活
“該不會走錯了吧?”記者近期來到通州區天橋灣社區,眼前這座建於1995年的老小區,變了模樣。社區裡,一處違建也沒有,停車規範、道路整潔,樓體靚麗,還有人臉識別單元門、智能垃圾桶……“第一次來的人都說,這哪像老小區,看着就像‘別墅區’。”社區黨支部書記米妍自豪地說。
以前,天橋灣是通州出了名的“老破舊”,褪色嚴重的樓體外立面,雜亂如蛛網的架空線,經常發生故障的路燈,420多處違建,“馬路拉鍊”數不過來……如今,通過“疏解整治促提升”和老舊小區改造,“老破舊”搖身一變成了美社區。“我現在多了個愛好,拍社區美景。”居民卓明說,他的作品就貼在社區宣傳櫥窗裡,大夥兒都愛看。
一進卓明家,溫暖撲面。屋裡25℃,“您摸摸暖氣,小心點兒,別燙着手。”卓明邊說,邊脫掉羽絨服放進大衣櫃,他指着放在最下邊的一件小棉服,笑着說:“過去小區供熱管線老化,樓體保溫層也薄,冬天在家老得穿這件。”現在,管道全部換新,保溫層也厚了不少,這件棉衣也就跟着“退休”了。
午後的暖陽,柔柔地灑在客廳裡,“這老小區怎麼還有落地窗?”聽記者這麼一問,卓明笑得更燦爛了,他說,2017年至2019年天橋灣小區改造時,結合居民建議,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施工方給窗戶做了升級,小塑鋼窗,換成了斷橋鋁落地窗,居民沒花一分錢,“頭兩天下雪,我們一家人在窗戶邊吃火鍋,賞雪,別提多美了!”
“您再來北屋,往窗外看看,有驚喜。”卓明家北屋雖然面積不大,卻是景觀房,能一眼望見“一枝塔影認通州”裡的燃燈塔,還有運河商務區、通惠河濱水公園,“我有好幾張獲獎照片,都是在這兒拍的。”卓明說,原先把相機擺在窗前,不論怎麼選角度,也避不開雜亂的架空線。
卓明的鏡頭裡,還有社區外的美景。
小區北面空地,過去是一個早市,常有白色垃圾飄進通惠河,如今早市騰退,建成了與西海子公園連在一起的濱水空間,天橋灣居民出小區就能進公園;河對岸,曾經的棚戶區拆遷後,建起了運河商務區,高樓鱗次櫛比。
通惠河水更是一年比一年清澈,“我常和愛人一起觀鳥,綠頭鴨、秋沙鴨……都在這兒見過。”居民陳迎憲說,大夥兒都期待着來年開春能有天鵝來。
在米妍心裡,小區最大的變化是居民的心凝聚起來了。“10年前,我剛來社區工作,發現鄰里之間交流很少,工作也不好開展。”現在,騰退出來的空間建成了理髮店、菜店、養老驛站,補齊了民生短板,居民非常認可,“幾天前,居委會的水管發生故障,居民劉雲英就送來了兩大壺熱水應急;居民劉雪芹,常常義務幫我們宣傳垃圾分類……”米妍說,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對社區工作的最大肯定。(記者 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