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課有用!但教什麼怎麼教纔是關鍵

作者:澎湃新聞 呂京笏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很失落。半個月前,他跟女朋友分手了。什麼原因?他也說不出來,只能模糊地歸結於“溝通有問題”,明明都很用心,但還是再三吵架、鬧矛盾,最後不歡而散。“遺憾”,成了他這段時間口頭禪

渴望戀愛,卻不知道如何戀愛,大概是大學校園裡的常態了。即便身處優秀生扎堆名校,我也聽聞過太多“始於甜蜜,然後就沒有了然後”的案例。有人統計過,各個年齡段的戀愛中,大學時期的戀愛,最容易以失敗收場。一些學生開始佛系,專注於在別人秀恩愛時“吃檸檬”,或者吐槽父母“上學時不讓談戀愛,畢了業就催婚”。

檸檬精”的酸,和吐槽的爽,終究解決不了問題。單靠兩個年輕人初見時的怦然心動,相約上課的陪伴,深夜自習室遞上的一杯熱咖啡……這些“象牙塔愛情”獨有的純粹,似乎也不能爲戀愛持久保鮮

說到底,還是“年輕惹的禍”吧?20歲出頭,青春陽光,可還沒成熟到足以處理好一段親密關係。何況,我們一直缺少這種教育。

誠然,你可以說,戀愛時,只要雙方都認真以對、真心付出了,不管最後在不在一起,都是一種體驗和收穫。但正如蘇格拉底說的,“不自省的人生不足以度”。學會基本的戀愛知識,不僅是爲了爭取眼前戀愛的圓滿,也是爲了調適自己,以便在真愛到來時增加成功機會。

所以,我對大學開設戀愛課,是舉雙手贊成的。雖然新聞說的是,88.23%的大學生支持大學開設戀愛課。學生意願與真正開設課程,還有個過程。但現實的訴求早有跡象:一些學校已開設的戀愛課或講座場場爆滿,社會對大學戀愛課越來越持肯定態度。這些都是一種開明和進步。

真正的問題是,戀愛課該什麼上?

注意,我上文說的一個詞是“戀愛知識”,不是“戀愛技巧”。知識,側重的是價值觀的構建;技巧,則強調實操中的小竅門、小捷徑。我一直老派地覺得,人類愛情的本質,應當是“走心”大於“走腦”的。如果忽視內心對一個人的思念與憐惜,少了與對方在一起的渴望,而太多利與弊理性分析權衡,那麼愛情將失去一大半的魅力

有位大學老師說過,“談戀愛”這個詞其實不太準確,真正的“戀愛”不是“談”出來的,而是兩個人、兩顆心的彼此吸引、靠近、共鳴和珍惜。有網友說,“戀愛不是一門手藝,技巧並不重要”。這些都說明,戀愛課不能成爲一種純粹理性和實用的工具與方法論。讓大學生明白什麼是戀愛,爲什麼要認真對待戀愛……這些看似無用,卻可以改變人腦中那根“筋”的底層理論知識,是戀愛課首先要講的。

不過,不刻意強調技巧,不等於否定方法的重要性。如何在一段戀愛中調適自己、善待對方,如何在戀愛出現矛盾時化解危機,如何處理好戀愛與學業的關係,如何在戀愛失敗時調整心態、走出陰影,都是有實用的方法的。這些,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訓練轉化爲能力

看得出,戀愛課要傳授的方法,已超出了戀愛本身的範疇,寬泛成了社交能力情感與事業平衡能力、心理調適能力的訓練。這也決定了,好的戀愛課,不僅會讓大學生在某一階段、某一領域學到本領,更會讓他們學到受用一生的知識。起碼,是找到掌握這種知識的入口

戀愛課也要面向社會,做掃除現實陰霾引領者。這些年,PUA、“女德班”侵蝕人們的心靈情感生活,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也有入侵校園的苗頭。戀愛課要以科學、文明的人文色彩打底,避免自身陷入泥淖;也要教會大學生正確識別那些扭曲、腐朽的僞戀愛觀和言行,避免學生被誤導

當然,再完美的課,也無法講透講明白戀愛,無法保證每一個人都收穫美滿的愛情。但至少,懂得了它是怎麼回事,學會了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自信後,不論戀愛處於順境逆境,我們都不會那麼慌,那麼手足無措,不會因爲一段戀愛的失意,就不再相信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