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賦能 生態產業互贏
藝術工坊、咖啡吧、步履匆匆的年輕創客……記者在安徽省蕪湖市灣�b區殷港藝創小鎮看到,昔日的鄉村舊廠房,搖身一變成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吸引了大批青年人才入駐小鎮。
蕪湖市灣�b區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游南岸,自古便是“魚米之鄉”,自然環境優美,素有“長江巨蚌、皖之中堅”的美譽,是通往江浙滬的重要門戶。
在殷港藝創小鎮的衆創空間,從美國留學歸來的“90後”創客程天�r與一羣年輕人正在頭腦風暴,他說:“這裡的年輕人多,藝創氛圍很濃,文創園給大家提供了自由創作的空間。”
殷港藝創小鎮的發起人、安徽頂峰教育集團董事長夏雲興說,殷港藝創小鎮探索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徑,以產業轉型升級撬動工業“變綠”,對落戶項目設置“綠色門檻”,通過藝術教育和文化創意兩個核心產業,讓文創賦能綠水青山,鄉村也可以成爲集聚創新資源的強磁場。
目前,殷港藝創小鎮已孵化、引進企業50多家,小鎮常住人口也由起初的2000多人增加到近8000人,從一個面臨轉型的鄉鎮工業園和貧窮落後的空心村,發展成了近萬人的生態藝創小鎮。
殷港藝創小鎮是灣�b區踐行“兩山”理念謀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蕪湖市灣�b區爭當“兩山”理念的實踐者和創新排頭兵,持續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成功走出了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互促互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12月中旬,在陶辛鎮沙墩村上水自然村,幾位村民正蹲在水塘邊洗菜。“過去水塘不連通,水是死水,可不敢來洗菜。”村民江勝利說,現在水塘串起來了,清淤之後成了活水,水質好了,大家都來洗菜淘米。
據沙墩村第一書記董躍進介紹,2015年前,村裡污水、農業面源污染等不同程度存在;2015年以後,先後投入200多萬元,開挖了一條1500餘米的生態溝渠,讓村內所有水系貫通連線,將原本梗塞的“死水”變成了一汪“活水”。
董躍進說,爲了淨化水質、改善生態,上水自然村大面積種植了荷花等水生植物,放養了河蚌、螺螄等淨水貝類,每到荷花盛開的季節,村內荷香四溢、景緻宜人。過去一年,村裡水質大部分時間爲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
生態興則產業興。陶辛鎮在良好的生態基礎上,打造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陶辛水韻。在陶辛水韻景區內,有十公里荷花長廊、百種精品荷花、千畝蓮藕基地。
現在的陶辛鎮依託籽蓮,發展“蓮藕”經濟,以“荷花文化”爲特色,蓮子種植、加工、生態旅遊全產業鏈不斷延伸,一二三產深度融合。
旅遊也撬動了生態資源的“變現”。陶辛鎮荷花協會會長董宏明說,陶辛鎮荷花種植面積已發展到近2萬畝,參與蓮子種植的規模種植戶近200戶,農業龍頭企業6家。籽蓮種植戶畝均收入約3000元,帶動近5000餘人創業就業。每年到景區來賞荷的遊客達50餘萬人次,年旅遊銷售收入近8000萬元。
圍繞生態產業化,灣�b區把旅遊定位爲全區生態產業的“先導者”“整合者”,初步形成了“旅遊+農業”“旅遊+美麗鄉村”“旅遊+特色小鎮”等多種發展模式。據統計,2019年,全區接待遊客249.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約15.5億元,其中鄉村旅遊約186萬人次,旅遊收入7.4億元。(記者 姜剛 吳慧�B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