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A同學B卻大哭!班上有「高敏感孩子」怎麼辦 練習換位模擬
▲班上若有「高敏感孩子」,引導孩子練習換位、角色扮演,劃出心理界限。(示意圖/pixabay)
文/王意中
「大榮,你給我安靜一點,我在上課。你到底在幹麼?再吵的話,你就不要下課。搞什麼鬼!老是說不聽。」老師拉高嗓門數落大榮,但大榮嬉皮笑臉,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倒是坐得遠遠的林雲雲卻顯得很有事,這明明不干她的事啊。
只要一遇到老師把音量拉大,云云就覺得老師是針對自己而來。座位上的她不斷搓揉着手,不時低下頭,眼神盯住桌面。「同學們看這邊,看看等腰三角形的兩個邊、兩個角,這兩個角是一樣的,所以你們換算的時候,記得先把180度扣掉頂點,剩下的兩個角再除以2⋯⋯」
大榮轉過頭,對着坐在後面的阿信秀他新買的寶可夢遊戲卡。「啪!」老師用力把數學課本甩在講桌上,「大榮!我已經警告你了,你還在那邊講?」
大榮還沒出聲,坐在遠端門口旁的云云竟然哭了起來,眼淚一直流,一直流。老師的視線掃向云云,「云云,你哭什麼哭呢?一個大榮就夠讓我頭痛了,你還來湊熱鬧?」望着淚流滿面的云云,老師感到莫名其妙,「真是的⋯⋯」
陪伴孩子面對焦慮
震央沒事,遠端卻有事
教室裡常常會出現一種狀況:當老師大聲地指責班上某一個同學時,被罵的當事人顯得不痛不癢,沒有什麼反應,反倒是班上的其他孩子明顯受到驚嚇,而焦慮不已。
這種狀況,我常常形容爲「震央所在沒事,在遙遠的地方卻很有事」。對於這種情況,我會思考:孩子反映出來的是什麼訊息。是對於老師大聲、嚴厲而過度敏感?還是害怕老師也會罵自己?⋯⋯無論什麼原因,這往往使孩子常處在一種焦慮狀態,無法專心於課堂。
風吹草動,皆與「我」有關
有些孩子屬於高敏感,對於教室裡的風吹草動,總認爲是和自己有關係。例如,當老師上課時責罵別的同學,當事人很容易誤以爲老師也在責罵自己。
面對高敏感的孩子,老師難免莫可奈何地這麼想:「我在進行班級經營,管愛講話、愛干擾的同學,但那孩子愛哭,我能怎麼辦?」「我總不能都不管課堂秩序吧。更何況,重點是我沒有罵那孩子喔!這是他/她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
辨識「敏感」的差異
我們需要釐清,有些孩子是屬於感官上,對聽覺刺激過度敏感,因此大聲、尖銳、高亢的語調和音量,會造成其聽覺上的不舒適,感到疼痛,極度焦慮。
有些孩子則認爲講話的內容、字眼和自己有關,這一點跟孩子是如何解讀、思考有所關聯。我們需要逐一地釐清,孩子的想法是否出現誤解、扭曲與過度放大。這兩種敏感是不一樣的。
換位模擬:想像自己是數學老師⋯⋯
引導孩子想像:自己是數學老師,面臨坐在教室前方第一排的大榮不時干擾上課,自己會做出怎樣的反應?同樣地,試着再度想像:身爲數學老師,自己的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眼前的大榮,坐在門邊的林雲雲並不在自己的視線裡。──也就是說,老師的火力射程僅及他眼前第一排的大榮,對於在遠端角落的自己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
引導孩子思考:老師現在生氣的對象是大榮,並不是針對我。主因是大榮上課時,不斷在干擾老師,所以老師才發出尖銳的聲音,以責罵的口吻威脅、要求不守規矩的大榮。──老師的對象是大榮,我是林雲雲,這是兩件事情。
「這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可以很確定,我在課堂上,遵守着上課的規定,我安安靜靜地坐在座位上。因此,老師沒有任何理由及必要性來針對我。整個過程,就是針對大榮,這一點我很清楚,所以無論老師再怎麼大聲,他還是針對大榮,和我沒關係。」
入戲演練:直接做角色扮演
如果有些想像的方式對孩子來講比較抽象,可以直接進行「角色扮演」。請林雲雲站到講臺上,扮演數學老師,對着第一排的大榮直接入戲演練。
讓孩子藉由角色的互換,來加深感受:數學老師「射擊」的對象,真的就只有他眼前第一排的大榮。孩子需要演練,因爲這有助於強化腦海中的畫面,使其對想像的情境更熟悉。當畫面愈清晰,孩子對於整個情境也更加能夠掌握,有助於降低焦慮。
▲帶領孩子畫出心理界線。(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看到標題,你可能覺得意中心理師怎麼用詞不雅,但事實上,就是如此。孩子可以使用一些有助於自己劃出「心理界限」的字詞,簡單地講,就是一種「幹我屁事」的概念。
這些詞彙、字眼,或許聽起來不雅,但我們並非脫口說出來,而是在自己的腦海裡、內心裡,對自己說。要讓自己不受負面想法的影響,有時候,「自我對話」的用字遣詞實在有必要犀利一點。
敏感其實不是壞事,但是,如果敏感總是和孩子的負面思考連結在一起,那就真的很容易壞事。所以,如何調整孩子的認知是很重要的,讓孩子用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來解釋自己與周圍人、事、物之間的關係。
這也是我在書中不斷強調的主軸:認知想法的改變,對於改善焦慮狀況絕對有影響。一句話,是否可以改變一個人?關於這一點,我是非常相信的。正如在閱讀過程中,一字一句的文字,在在影響着我們看待事情、解決問題的方式。
只不過要產生改變,需要我們每天非常敏銳地覺察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看法,並且試着以合理的方式去解讀,加上不斷在腦海裡練習。
別讓負面思考任意飄
我們的想法、認知和注意力飄向哪裡,也決定了遇到狀況的第一時間,自己的情緒會往哪個方向走。關於自己要怎麼想、要不要想、想多少、想到什麼程度等,有些孩子可以很清楚地有效掌控,自己完全可以拿捏。
然而,有些孩子則無法覺察自己到底是如何思考,念頭又到底是如何東跑西跑,最後就只能任由負面想法四處飄。有時飄到對自己不利的地方,就像跑到幽閉的山谷裡,想法在山谷中不斷地繞啊繞,繞不出來。這種在山谷裡一直轉不出來的狀態,將使孩子長時間處於焦慮,困擾不已。
老師的敏感度很重要
每個孩子在課堂上能承受的抗壓力與情緒反應不盡相同,請老師特別留意,孩子在教室裡是否出現明顯的異樣行爲表現。例如,不斷地摳手指、啃手指甲、拔頭髮、眨眼睛、咬衣領、咬袖子、流手汗,出現不自主的抽搐動作、聲音等,這些都可以作爲觀察的指標,來了解孩子在教室裡的壓力調適及因應狀態。
孩子在教室裡,到底怎麼了?如果老師可以很敏感地留意到班上孩子的一些異樣,將有助於家長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特質與狀況,而在初期的黃金階段,進行協助與介入,或是老師進而調整與修正,以有效改善孩子在教室裡的適應問題。
找出焦慮的原因
當孩子在學校出現像故事裡云云的焦慮情況時,父母可以先試着瞭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解讀事情時,是否總容易過度聯想、過度解釋,將一些不相干的事與自己綁在一起,並且朝着對自己不利來想像、放大或扭曲,而衍生出焦慮,影響到上課表現。
接着,引導孩子回到自己的生活經驗中,曾經在哪些情況下出現焦慮,並且停下來思考造成這些焦慮的原因通常是什麼,例如上學遲到,導致被老師處罰、受到同學嘲笑;考試成績不理想,導致自己無法進入理想的學校;或是成績低落,導致自己在班上得忍受同學的嘲諷對待,或遭爸媽、老師責罵等等。
思考這些行爲及結果是有必要的,關鍵在於釐清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在過與不及之間,我們放入了多少心思與注意力,是否不斷在放大焦距,使得擔心、焦慮或顧慮變得像無止境的迴圈,不斷擴散,直到令人窒息。
身爲家長的我們一定有過以上的經驗,先試着明白自己的情況,再把這份瞭解轉移到孩子身上,或許,比較容易感同身受爲何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會焦慮不安,甚至於恐慌。
同時,既然焦慮也令我們感到極度不舒服,我們可以理解,孩子其實也不希望處在這種狀態。
設定焦慮的界限
每個人都要對焦慮設下一道自己可以容忍的「界限」。這道焦慮界限如何判定,可以與孩子共同討論。例如從生理反應切入,像是心跳太快、流手汗、腸胃不舒服、頻尿、想拉肚子、偏頭痛、肩頸痠痛等,讓自己受不了的狀況。以主觀的「我受不了了」,作爲焦慮的界限。
我們不想讓焦慮越過這個界限,無論如何都必須將焦慮鎖定在界限以內。孩子要練習當自己的焦慮逐漸接近這道界限時,發出求救的信號:媽媽幫幫我/爸爸幫幫我/老師幫幫我,我快受不了了,我快要沒有辦法控制了。這表示孩子已經感受到焦慮快要跨越自己所設定的那個界限。
如果你是老師,試着和全班學生一起討論大家可以容忍的焦慮界限。每個人的焦慮界限不一定相同,無須比較誰的容忍度比較高、比較強或誰撐得比較久,沒有這個必要。迴歸到每個人當下的狀態,面對焦慮,處理焦慮,轉移焦慮,這沒有什麼好比較的。
協助孩子將焦慮有效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先設定好這個焦慮界限,以防自己不自覺地越了過去,而深陷焦慮的困擾中。否則,一旦焦慮的高氣壓籠罩在孩子的日常生活當中,使其感到窒息,手足無措的孩子在疲於掙扎之後,只能兩手一攤,任由焦慮折磨。
讓孩子試着控制自己的想法,移除一些不相干的雜念,或者隔絕具有破壞性、干擾性的念頭。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作者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牀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等。「市面少見,專門解決兒童、青少年焦慮的臨牀心理專書。焦慮是警訊,提醒我們:孩子內心在受苦,無法解決,需要我們更細膩去觀察、去了解、去協助。子不說,不表示沒事。」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