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會孤立陸晶片業 工程師吐心聲:希望臺積電赴陸
今年以來晶片缺貨成爲全球電子產業共同問題,擁有大量晶圓代工產能的臺灣半導體產業面對強勁需求,除了經濟復甦帶動需求下,陸美科技霸權爭奪,導致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芯國際、華爲進行封殺,成熟製程產能大大被限縮,外媒報導,大陸是全球晶片需求最大的經濟體,如今卻在該市場面對更大生產壓力,但有不少大陸工程師認爲,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赴擴增產能,對大陸來說利大於弊。
據金融時報報導,過去1年,新冠肺炎衝擊實體經濟,遠端需求大暴增,導致市場上的筆電、平板供不應求,加上各國的汽車產業在2020年下半年快速復甦,今年以來各種因素綜合下,以成熟製程爲主的晶片需求遠遠超過供應。
中芯國際去年先是遭到美國列入出口限制清單,導致高通等美國半導體企業被限制與中芯國際業務往來,後來中芯國際更是被列入實體清單,美企直接被迫暫停與其業務往來,中芯國際更是失去發展14奈米制程等先進製程生產與研發的設備與技術服務,這也讓中芯國際決定加強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產能,但仍無法順利運行,目前透過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合資投入12吋晶圓廠建立,以及中芯深圳將擴產12吋晶圓廠,月產能4萬片,2022年量產,甚至北京當局推出28奈米以下製程10年免稅的優惠。
至於受到各大廠要求擴產晶片產能的臺積電,在4月的臨時董事會拍板,覈准資本預算28.87億美元、約摺合新臺幣793.925億元,用以擴產28奈米成熟製程產能,將用在擴產南京廠的產能,預估將擴增月產能達4萬片。
臺積電表示,臺灣各廠區的無塵室空間都已滿載,只有南京廠的現有廠房仍有空間,可以直接建置生產線,最終決定在南京廠擴建28奈米成熟製程產能,因應車用晶片在內的強勁需求,並解決晶圓代工成熟製程產能短缺構性問題。
然而,這卻引來民族主義傾向的專家反彈。由於受到美方制裁,去年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共識就是去美化,但因爲臺積電遵守美方禁令行動,招來稱是大陸通訊專家的項立剛強烈反對,指稱此舉將打垮大陸晶片業,尤其可能排擠中芯國際發展,甚至批評臺積電吸陸企的血,並要求當地政府禁止臺積電投資,以及中央政府該調查臺積電壟斷市場行爲。
報導認爲,項立剛的觀點是典型的「幼稚產業」論點,由於大陸半導體正在自主化進程,臺積電這類的大廠可能吸走其他企業的資源,打倒那些需要發展的陸企。
不過,北京當局卻出面制止這類言論,甚至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工程師也相互通聯,指出大陸半導體產業需求的是獨立,而非將自己孤立於世界。半導體目前成爲民族主義的發泄出口,但是實際上,大陸半導體的確連28奈米制程穩定量產的技術還差一大段,這些工程師認爲擴漲產業規模會帶來好處,而不是直接硬碰硬。
一名工程師指出,跟臺積電學習的重要性,認爲產業交流或是會議上遇到臺積電的員工,可以獲得更多臺積電已經認爲不是優先重要的成熟製程相關知識,這對於生產實務上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