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衝擊》盧信昌/區域經貿談判的臺灣視角與機會
▲RCEP在11月15日正式簽署。(圖/翻攝新華社)
● 盧信昌/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副教授、臺灣競爭力論壇知識創新組召集人
從2012年至今已歷經過八年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終於在今年11月11日,正式結束項目談判與法律檢視;並且在11月15日正式簽署本協議。本協定系立基在陸續實施的六個「東協十加一」自貿協議,由東協國家所主動促成,主要考慮外資來源與對外貿易的持續改善,能帶動完整價值鏈的逐步形成,並能在關務、智財權與電子商務上取得成果。
誠然,過去八年來的談判已經遲延過數回,一開頭是已開發國家的紐、澳和日本,不斷就貨品貿易的開放幅度太低,原定的八成免稅和十年爲期表示不滿;其後也能逐步取得共識,將貨品零關稅的幅度增加到九成以上,和在生效之後的六年內即達成,相應做出了善意調整。
其後協定談判的重要成員之一,印度主動宣佈退出;但包括東南亞國協10個會員國、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這15個國家仍舊涵括約三分之一的全球人口和三成左右的全球生產毛額(World GDP)。
▲印度退出RCEP。(圖/路透)
印度基於自身的市場保護與各省分的地域利益;其間,因爲有了「印太戰略」的概念具體化,因而反覆提出不合理的主張和強要求對手國做退讓;尤其是其與中國大陸之間,從開放的項目範圍、實施期程到禁止投資的負面清單,不一而足。一度RCEP成員國家提出的折衷辦法,是將印度對中國大陸可能的戒慎恐懼,改責成由雙方國家自行去簽訂投資與貿易協議。
不過印度卻依舊需索無度,想從其他國家取得退讓和能有更多的限制條件來作爲保障;因爲始終不得其法,終而在去年年底,於曼谷舉行的第 3 屆領袖峰會上,由印度總理莫迪自行宣告,選擇退出。
本協定的跨國目標,着重在能按照發展階段來達成必要區隔,像是緬甸、寮國與柬埔寨,都有額外五年的寬限期;更放眼到電子商務、智財權和關務行政的監理通則上,漸進移除貿易壁壘和創造東亞經濟圈內的市場整合。
特別是針對貿易銜接與生產價值鏈的串整上,務必讓日、韓爲首的工業發達國家,能持續以資金、技轉以及電子零組件等的提供,一舉活絡中國大陸的組裝出口;從而同時帶動東南亞境內的投資深化、中間財貨的提供與共榮互惠。
目前的發展概況是,今年以迄的幾番部長會議宣言,仍然對印度作柔情招喚;一再表示若其能改變觀點,仍然歡迎印度在日後歸隊加入。
畢竟印度以12億人口的市場,若能加入到RCEP的東亞版塊內,確實在地緣政治與區域市場的成長性上,多一個能以消費需求拉動的永續想像;此外,也能將政經議題一併導入到領袖峰會去,如此的領袖平臺既能保有過往情分,又有經濟大未來的想像激發。
相較於沒了美國參與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無論在生產分工的布建與市場規模的融合,少了相互拉擡的協議做保證,都會讓企業主有着:「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過河卒子的惴惴不安。
▲RCEP成爲擁有全球最大生產毛額(GDP)的貿易協定(圖/達志影像)
此刻RCEP順利達成簽署,不僅成爲擁有全球最大生產毛額(GDP)的貿易協定;於眼前新冠疫情和疫苗的普遍施打,依然撲朔難料之際,當能對全球投資人產生信心的振奮。於此同時,臺灣則要面對兩大出口市場 — 中國大陸與東協國家,韓、日等國廠商在RCEP之下透過在地和跨境的串整,進一步產生的緊密化安排,於未來幾年內當有倍增的競爭壓力。
誠然,透過分散生產據點或是轉口貿易,都能降低關稅負擔的影響;然則這22億人口的大市場,卻是臺商棄卻遊牧式的生產,轉爲建立品牌和研發練功的最好去處。建請有關當局審慎評估脫隊的長遠影響,並能務實估量和爭取相對婉轉的嫁接方案,而不能只是把雙手一攤,繼續期待廠商的自行求變通。
熱門點閱》
►藍弋豐/美國總統爲何不直選?要從美國的組成說起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