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凍漲不是政府的德政(謝啓瑞)
民衆在賣場購物。(資料照/鄧博仁攝)
最近半年,大家在生活上的一個普遍共同經驗就是「漲價」。去超市買東西,看到平常買的東西價格皆往上調;去餐廳吃個飯,每樣菜色的價格也不一樣了,加個50元到100元不等是常有的事;要買新車,更不用說了,價格早已全面上揚。
小店家或大廠商對漲價的說詞,不外是原物料價格與運費上升,晶片短缺,甚或氣候異常也是造成漲價的元兇之一。看多了類似的新聞報導,我們似乎也慢慢習慣這些說法,接受漲價的事實。親朋好友聊天也常圍繞這些漲價的經驗,所以常聽到很多人下一個結論:現在什麼都漲價。
真的是這樣嗎?答案當然不是。在通膨再起的大環境趨勢中,還是有很多東西沒有漲價,像是學費與醫療服務的價格等。這些東西不漲價的原因,不是因爲學校或醫院特別仁慈,而是我們向來用政府管制的方式來控制教育與醫療這兩個部門的價格。既然是管制,顧名思義就是沒有政府部門的同意,這兩個部門的價格是不能隨意調整的。今年又是選舉年,直覺的推測,政府的相關部門絕不會去碰這個敏感的價格調整問題。那這是一片漲價聲中的好消息嗎?
史蒂芬.史匹柏導演的電影《侏羅紀公園》有一句經典的對白:「生命會自己尋找出路。」這句話用在被政府「凍漲」的價格,也同樣貼切。
在通貨膨脹的大環境中,被政府管制限制住無法漲價的物品或服務,如何尋找自己的出路呢?有兩個可能,一個是品質下降,另一個就是造成分配的不均等,形成不公平的現象。
以癌症的治療爲例,在百物飛漲的過程中,一個驚人的事實是連多活1年所要多付出的價格,每年也不斷地上升。這是美國學者根據58種在1995年到2013年之間上市的抗腫瘤新藥,比較其價格與療效後所得出的結論。美國罹患癌症的病人,在1995年爲了多活1年所要付出的藥品費用平均爲5萬4100美元,到了2013年,這個價格漲了約4倍,已經超過20萬美元。
臺灣的健保從保費到各項醫療服務與藥品的價格,皆是採取政府管制的方式,所以不會也不能隨便漲價。在保費不能隨時調整的情況下,健保署對新藥的給付就儘量推遲或嚴格限制使用條件,所以造成健保的自費藥品支出驟增。面對高額的自付費用,罹患癌症的病患或其家屬也就被迫要面對要錢還是要命的抉擇。
有錢人有的是錢,當然會選擇要命,再多的自費藥品支出都捨得花;但沒錢的人就是怎麼也籌不出錢,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最後就是命也沒了。這不是連續劇的情節,而是現在天天在臺灣醫院上演的真實景況。
既然被管制凍漲的價格會自己尋找出路,危害品質,甚至形成嚴重的社會不公平現象,在面對通膨再起的大環境下,政府宜及早籌謀管制部門的價格調整機制,千萬不要再將「凍漲」視爲政府的德政。
(作者爲中央研究院經濟所退休研究員、逢甲大學財稅學系特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