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業技術加持 南寧水果產值、產量多3倍
記者林信男/南寧報導
「東協+6」經濟圈逐漸成形,擁有絕佳戰略位置的廣西首府南寧(廣西緊鄰東協成員國越南),近年來經濟穩定成長,農業發展興盛。南寧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陳文城表示,以臺灣種植技術生產的水果,極受當地消費者歡迎,2015年以來,無論產量或產值,皆成長達3倍之多。
來自高雄的陳文城,過去曾和中興大學多名農業學者,赴越南等國考察,並在1995年前往南寧,引進臺灣農業技術,經營農場,種植檸檬、百香果等水果。他說,南寧緯度、氣候和臺灣接近,一年四季都可種植農作物,且人民勤奮,「光是水果市場,發展空間就很大。」
▲南寧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陳文城。
自2009年起,南寧纔開始大量引進臺灣農業種植技術,而陳文城是少數20年前就在南寧發展,並藉由小三通,將生物有機肥料帶進當地的臺商,也因此見證了南寧的發展。他強調,「東協+6」經濟圈逐漸成形,讓南寧產生極大變化,10年內,「很多以前是稻田的地方,現在大樓聚集。」
南寧經濟起飛,農業也隨之受惠。陳文城指出,近1年來,當地水果銷售額明顯增加,產量也開始提升,「去年產10噸,今年產到30噸,產量、產值都多3倍!」
2、3年前,南寧出產的水果,還可供外銷,但目前連當地市場都供不應求,甚至要從越南進口檸檬和百香果。不過陳文城強調,「臺灣技術種出來的,市場接受度還是比較高」;越南進口至南寧的百香果,最高售價是人民幣5.5元,但臺灣技術種植的百香果,可賣到8元,「競爭力很強!」
除百香果外,陳文城表示,臺灣技術種植的火龍果,既大顆、又香甜,比南寧當地農民種的大上4、5倍,口感更好,價格也較高。
▲▼臺灣農業技術種植出來的水果,品質好、價格高。
陳文城說明,南寧還有一項優勢,就是「反季節」。他解釋,當日本、江蘇在冬季因天氣寒冷,無法種植牛蒡時,南寧依然可種,每年要用2萬畝(約1,333甲)地進行種植,才能消化接自日本的訂單。
在「牛蒡商機」帶動下,南寧人也從不吃牛蒡,轉變爲開始販售牛蒡,還衍生出周邊商品。陳文城說,在南寧,只有臺灣人知道怎麼種牛蒡,「臺灣絕對有技術優勢,可在中國這個市場發揮!」
▼南寧氣候宜人,適合種植牛蒡。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