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裝着羣衆 凡事想着羣衆
湖南省岳陽縣黃沙街鎮和諧村,綠意在山頭蔓延。望着漫山遍野的梔子樹,村黨總支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周新樂想起病逝的“老搭檔”彭慶文,不禁紅了眼眶。
彭慶文是岳陽縣檢察院駐和諧村扶貧工作隊原隊長、村黨總支原第一書記。2017年7月駐村後,他引進梔子花種植項目等產業扶貧項目,爲貧困羣衆增收。同時,幫助村裡解決了出行、用水、用電、居住等“急難愁盼”的問題。2019年,和諧村整村脫貧。可就在翌年5月,彭慶文因病去世,年僅57歲。
倒在扶貧路上,立在百姓心中。6月2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湖南省委召開表彰大會,追授彭慶文同志“全國模範檢察幹部”稱號和“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我們要把黨的溫暖送給每一個人”
和諧村村民蔣香文曾任村婦聯主任,丈夫潘細春在外做泥瓦工。家中一兒一女,都是殘疾人。即便家境如此困難,身爲村幹部的蔣香文仍主動放棄貧困戶評定。
直到2017年,轉機出現了。
當年7月,彭慶文來到和諧村,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扶貧工作是件大好事,但很多鄉親卻不買賬,甚至有意見。通過談心,他發現大家的意見主要集中在貧困戶認定上。
仔細覈對完14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資料後,彭慶文立刻召集村幹部開會,要求覈查清退識別不準確的貧困戶。
村幹部心裡犯嘀咕,認爲清退是很得罪人的事。彭慶文卻說,“國家扶貧政策就是要把真正貧困的人納進來,把關係戶清出去,這是原則問題,不能讓步。”
爲了確保識別公平公正,彭慶文請來黃沙街鎮黨政主要領導,和扶貧工作隊、村兩委一起探討村裡情況。經過反覆對比、徵求意見和全村公開測評,把原有的“關係戶”“人情戶”等違規扶貧對象全部清退。同時,把真正困難的56戶人家列爲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此過程中,蔣香文一家被確定爲貧困戶。針對她家的特殊情況,彭慶文還聯繫了縣殘聯和民政部門,爲她的孩子捐贈了輪椅、坐便器和一些康復器具。他對村幹部說,“我們要把黨的溫暖送給每一個人。”
駐村三年來,彭慶文把貧困戶當親人,心中裝着羣衆,凡事想着羣衆。
村裡貧困戶黃正來,腿腳有殘疾,家庭條件困難。一直以來撿柴燒火做飯,整個房間煙熏火燎。彭慶文就自掏腰包,給他買了一個燃氣竈。
爲了讓貧困戶增收,彭慶文帶領村兩委將梔子花打造爲扶貧項目,流轉村民閒置荒山,要求用工優先招用貧困戶。同時,他還大力發展雜交水稻制種項目,引導村裡發展家禽養殖等特色產業項目。
到2019年底,和諧村貧困戶的人均年收入由原來的3000元增長至8000餘元,綜合貧困發生率降至0.7%。除了8戶兜底戶,56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
“現在去縣城只需要40多分鐘,實在是太方便了。”村民黃偉華說,“這要感謝老彭啊!”
出行,一度是和諧村村民最大的難題之一。和諧村離縣城有20多公里,其中有3.2公里泥巴路,路況不好、行車困難,村民們出趟門特別麻煩,想去縣裡買點東西更是難上加難。
彭慶文找到周新樂,“老周,村民條件也比過去好了,進城採買、看病、讀書的也多了,路不好走,多不方便啊!我們還得把路修好才行!”
彭慶文是行動派,說幹就幹。他多次召集村幹部商議,討論修路的問題,一有時間就往村民家裡跑,徵集他們的訴求。收集民意後,彭慶文馬不停蹄地四處奔走,向交通部門爭取了資金和項目,硬化了3.2公里的進村道路。
“路通了,村民們歡天喜地,老彭也高興極了。”周新樂說,當時的場景,歷歷在目。
不僅是出行,彭慶文駐村後,還圍繞用水、用電、居住等方面,改善村裡的基礎設施條件。他向上爭取資金、項目,完成飲用水改造64戶,其中14戶貧困戶用上了自來水,解決羣衆用水難題。同時,還爲62戶完成了危房改造,其中有12戶貧困戶。
在危房改造中,彭慶文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嚴守改造標準。另一方面,針對經勘查鑑定不符合改造標準的村民,他一家家上門入戶宣講政策,告知不予改造的原因,打消羣衆的不理解。
變化看得見、摸得着,他卻從不把成績掛在嘴邊。
2019年底,縣裡的領導前來檢查工作,彭慶文對扶貧成效隻字不提,說的都是問題。散會後,與彭慶文一起駐村的扶貧隊員楊紹峰問他:“彭書記,領導要我們彙報成績,您怎麼只講問題呢?”
彭慶文回答:“功勞成績不提,成果還在這裡,不會被忘記。如果不講問題,那麼問題將永遠存在,會影響我們的扶貧工作呀。”
以問題爲導向,彭慶文在兩年多時間裡寫下了30多本扶貧日記,詳細記錄了和諧村11.8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的山鄉鉅變。一字一句,飽含對扶貧工作的熱愛,以及對鄉親們的深情。
看到村民迎來好日子,有了新期盼,彭慶文在日記中寫道,“我們把和諧村建設得怎麼樣,後人會記得,也會有一個客觀評價。”
“我對自己沒有任何想法,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這句承諾,他用一生踐行
在和諧村脫貧戶周新年家裡,記者見到了彭慶文送給他的一牀新棉被。
去年5月11日,身患肝內膽管細胞癌的彭慶文給楊紹峰打來電話,委託小楊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用品送給周新年。兩天後,彭慶文因病情惡化離開人世,生命定格在2020年5月13日。
周新年淚如雨下,“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還想着我過得好不好。”
彭慶文常說,他是農民的兒子,就應該心繫羣衆、服務人民、苦幹實幹。他曾寫下這麼一句話:“我對自己沒有任何想法,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這句承諾,他用一生踐行。
1981年,彭慶文參軍入伍。在部隊工作時,他從不提個人要求。當領導主動問及他在個人發展方面有沒有什麼想法或困難,他回答,“黨和軍隊的傳統、農家傳承的家風不能丟,我必須堅守‘只奉獻,不索取’的信念,甘願做個‘孺子牛’!”
1998年,彭慶文轉業至岳陽縣檢察院工作,一路從幹警成長爲反貪局的教導員,辦理了許多大案要案。
2017年,55歲的彭慶文響應組織部門號召,主動退出領導崗位,給年輕幹警讓出鍛鍊平臺。當時,恰逢岳陽縣檢察院要選派駐村扶貧幹部,彭慶文又服從單位的安排,到和諧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駐村兩年多,彭慶文留在人們記憶深處的,是一個多處磨破的黑色提包、一頂用了三年的草帽和一本隨身攜帶的日記本。同時留下的,還有大家對他的無盡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