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竟能預測一生抑鬱症?真有這麼神奇?

像神經質和內向這類性格特徵在人的一生中都是抑鬱症的重要預測指標,根據發表在《情感障礙雜誌》上的研究。

抑鬱症仍然是全球範圍內導致殘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抑鬱症通常以一系列症狀爲特徵,這些症狀在個體之間差異很大,但一個始終不變的因素似乎是性格特徵的作用。先前的研究已經證實,某些性格特徵,比如高度神經質和低盡責性,都與抑鬱症和焦慮症風險的增加存在關聯。然而,許多研究要麼每次只專注於一個性格維度,要麼沒有考慮到這些關係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潛在變化。

振陽和同事們試圖通過研究整個人生週期中人格特質與抑鬱和焦慮症狀之間的聯繫在這一領域進一步開展工作。

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內森·克萊因研究所羅克蘭樣本(NKI-RS)的數據,這是一個大型的基於社區的數據集,涵蓋了從青春期到老年的不同年齡段的人羣。最終樣本包括 1494 名年齡在 12 至 85 歲之間的參與者。參與者被分爲四類:僅患抑鬱症者、僅患焦慮症者、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者以及無任何精神疾病的健康對照組。

參與者的精神疾病診斷通過結構化臨牀訪談得以確定

對 6 至 17 歲的參與者採用兒童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量表(K-SADS),對 18 至 85 歲的參與者則採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軸 I 障礙結構化臨牀訪談(SCID-I/NP)

該研究藉助 NEO 五因素量表(NEO-FFI)來評估人格特質

研究人員還收集了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方面的指標,其中包括認知任務、飲食行爲問卷,以及諸如心率監測和身體質量指數(BMI)之類的生理評估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患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的個體神經質水平較高,外向性水平較低。這種模式在同時患有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個體中尤爲顯著。在青春期,抑鬱症與較高的神經質和較低的外向性、宜人性和盡責性有關。另一方面,青春期的焦慮與較高的神經質和盡責性有關。

在成年期,人格特質與心理健康症狀之間的關係似乎發生了變化。在對焦慮進行控制後,抑鬱症與任何人格特質都不再有顯著的關聯,這表明其他因素,如生活壓力源或生理變化,可能在影響成年人抑鬱症方面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然而,焦慮仍與神經質密切相關,並與外向性、宜人性和盡責性呈負相關,這意味着性格更內向、不太友善、不太盡責的個體在成年時期更有可能出現焦慮症狀。

在老年期,抑鬱症依舊和人格特質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而焦慮仍然與神經質相關,並且在這個年齡組中獨特地跟宜人性和經驗開放性有關聯。

該機器學習模型實現了 70%的預測準確率,神經質和內向性成爲了抑鬱症最顯著的預測因素。它進一步指出,較高的 BMI、運動期間心率變異性降低以及某些飲食行爲,如抑制力下降和飢餓感增強,也是增加了患抑鬱症的可能性的重要因素。這些發現表明,個性特徵、身體健康指標和生活方式行爲的組合可以有效地預測抑鬱症風險。

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的橫斷面設計限制了對個性特徵與抑鬱症之間關係得出因果推論的能力。

這項研究,“《個性特徵作爲整個生命週期中抑鬱症的預測因子》”,是由甄陽、艾莉森·李、克洛伊·羅斯克、諾蘭·亞歷山大以及維爾瑪·加貝撰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