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工作4小時是未來趨勢!她離開全職OL身份看清:好好生活纔是目的
▲作家曾彥菁離開全職OL身份後看清:好好生活纔是目的。(圖/曾彥菁提供)
臺灣勞工一天平均工作時間約8到12小時,甚至有不少活在「責任制」的體制下,過勞者難以計數。作家曾彥菁3年前離開全職上班族的身份,成爲自由接案的文字工作者後,看清自己最渴望的目標是「好好生活」,一天工作約4小時左右,隔天也有更飽滿的精神。也認爲權威時代下大家集中在辦公室裡、以一人爲中心發號施令的工作模式,不會是未來的趨勢。
曾彥菁成爲自由工作者3年,並非一開始就很順利,2019年夏季報稅時,她當時在臉書提到自己去年一整年的總收入只有11萬多,等於平均每個月只有1萬元,讓朋友都開始好奇「怎麼活下來的?」這件事也釀成如今出書的契機。
▲成爲自由工作者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好好生活」。(圖/曾彥菁提供)
她又花了一年左右時間,達到跟離職前最後一份全職工作相同的收入,但工作時間相對減半,每天有更多餘裕能夠看自己喜歡的書、電影、追劇、好好吃飯、與重要的人相處。
有些人會問,既然一天只要花這麼少時間工作,爲什麼不接更多案子、更有效率、賺得更多呢?但她很清楚的說,「我成爲自由工作者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爲了『好好生活』,不是爲了賺錢。好好生活纔是核心,如果爲了賺錢犧牲更多時間,那就等於回到以前的模樣了。」
她明白世俗都有一個觀念是「趁年輕多打拼」,就連我們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也以螞蟻與蚱蜢來舉例,當螞蟻在夏天辛勤工作時,冬天有足夠的糧食;但蚱蜢夏天只顧着快樂唱歌,冬天只好捱餓。不過對她來說,無論是螞蟻或蚱蜢都太極端了,「爲什麼我們不能夠是一半的螞蟻、一半的蚱蜢呢?」
曾彥菁也認爲,「效率」這件事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當一天只花4小時左右工作,賺得足夠的生活所需後,其餘時間好好過生活,這反而是效率最高的行爲。因爲這樣做的時候,身體不會被你操壞,老的時候不需要花太多醫療費去醫治這個「已經被你操壞的身體」;也因爲獲得足夠的休息,隔天精神和工作品質都更好,不會落入過勞的惡性循環。
她相信人們都有過工作累壞的時候,隔天的狀態反而不好,做什麼都變慢,「只看時間跟金錢,而沒有看見背後的代價,這並沒有比較有效率。」
▲曾彥菁認爲「效率」這件事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圖/曾彥菁提供)
前陣子全球受到疫情影響,「遠距工作」成爲許多公司開始研擬和人們討論的話題,曾彥菁也認爲,這樣的工作方式絕對是未來趨勢,從前的社會是權威時代,工作模式多半把人集中在辦公室裡,以一人爲中心發號施令,其他人配合;但如今科技資訊發達,中心化的工作模式逐漸轉爲「平等的擴散式」。
人們可以透過資訊的取得便利,擁有更多元的資源,得到多方意見,這些資源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判斷的空間,不再只需要依賴一個主管才能做事。大家在網路上也能討論工作,工作形式可以很多元,工時也可以更彈性。
她認爲,這樣的型態也呼應如今的網紅生態,當人們有多元的方式生產和互動,可以在自己的社羣上發表創作,或許粉絲或市場不是一整片海洋,而是一池湖水,但已經足夠支持創作者的生活所需。
▲成爲自由工作者後,也有60分、100分的起伏狀態,有掙扎也有挑戰。(圖/女人迷提供)
然而成爲自由工作者以後,也並不等於日子從此自在快樂,爲了生活,她也會選擇接下「不是100分有感的案子」,或許某個案子只有60分的興趣,寫起來也會相對費力,但如果需要這份收入,評估後也在能力範圍內,還是會接,因此自由工作者並非每個案子都開心,也有60分、100分的起伏狀態,有掙扎也有挑戰。
曾彥菁獲出版社邀請在今年出書《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副標題寫着「離職後我學到的23件事」,原以爲是一本談論職涯的書,其實打開以後,發現她不斷談論的都是「如何過生活」,如何找到自己所喜歡和在乎的事,透過生活方式來展現。
很多人羨慕她可以「勇敢做自己」,但她也說,做自己之前有個最重要的功課是「面對內心的恐懼」,很多時候人們不敢做自己,是因爲心中的恐懼還沒解決、拉住了自己,這些恐懼可能包含:擔心不符合家人期待、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擔心經濟金錢的不足⋯等,「如果沒有親自面對這些恐懼,那麼無論目前是身份是全職還是自由工作者,都很難真正做自己。」
▲曾彥菁認爲,做自己之前有個最重要的功課是「面對內心的恐懼」。(圖/曾彥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