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供應鏈的迷思
日前美國在臺協會邀請我國外交部、經濟部、外貿協會以及歐洲經貿辦事處和日本臺灣交流協會,共同舉辦了「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表示將鼓勵理念相近的經濟體攜手打造不包含中國大陸市場的供應鏈網絡。這很明顯的是美國圍堵中國大陸戰略的一環,拉臺灣選邊站隊,問題是,這樣子的規畫會奏效嗎?
誠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讓許多國家警覺產品供應鏈過度集中和依賴大陸市場的危險性,因而有分散風險的相應動作,並興起了要讓供應鏈「短鏈化」的說法。可是,疫情的後續演進,包括中國大陸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東亞地區國家疫情相對輕微,美國、印度和拉丁美洲國家疫情蔓延,這些情勢讓許多企業對於投資環境又有了新的風險評估。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揚言要和中國大陸脫鉤,威脅利誘在中國大陸投資的美國企業迴流,但是,上海美國商會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大陸做生意的美國企業大多不理會川普的脫勾戰略。超過70%的受訪美企沒有把製造產能遷出中國的計劃,有遷廠計劃的美企絕大多數是瞄準東南亞,準備把部分產能移回美國的受訪者不到4%。
貿易實況告訴我們,川普的脫勾戰略迄今爲止影響有限。中國大陸海關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1到8月大陸整體對外貿易只微幅下滑了0.6%,出口還略微增長了0.8%,其中,8月分的出口較去年同期猛增了將近10%。這使得近8個月以來中國大陸出口在全球的比重達到了17%,明顯大於去年同期的14%。
數字意味着川普的脫勾戰略恐怕難以號召出一個「去中國化」的供應鏈網絡,有些企業離開中國大陸前進東南亞的結果,是供應鏈的延伸和雙邊貿易的增長,而不是連根拔起、斷絕往來。由中國大陸領軍的東亞生產網絡將會在RCEP啓動之後,更加生龍活虎地屹立不搖。
當中國大陸復甦情況良好,會繼續扮演世界經濟成長火車頭,臺灣真的要一面倒響應美國重組供應鏈的戰略,向大陸市場說再見嗎?(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