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採臣與文青之前世今生
▲《倩女幽魂》描述的是一個正港讀書人跟女鬼相戀的悽美愛情故事。(圖/劇照)
作者/馬賽克
文青, 在古代叫書生,近代叫知青。現代文青,基本上是「消費主義」(指一種生活態度與意識形態)出現後,才從知青裡脫離出來。但很早很早以前, 文青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古代教育不普及,會讀書識字幾乎是一種「階級」,文藝只休閒樂,讀書的主要目的, 是爲考取功名。因爲讀書後,你才能考試做官。再不濟,做師爺、做幕客、或在是在家鄉設私塾授課;老師的身份地位,也非一般廣大農民所能比擬。
在東漢時代捲入黨錮之禍的學生領袖、以及明末的東林黨,給讀書人創造了很大的聲勢。 他們議論朝政、月旦人物)(就是針對政府官員言行、能力作了一個排行榜)。他們是近代知識分子/青年的前身。
這些人的評價是很高的。人們肯定讀 書人的氣節,讓他們贏得粉絲無數。「張儉亡命,望門投止,遇者皆破家相容」,百世傳爲美談。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獄中題壁寫下「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名篇的譚嗣同,是這一派知青的最後一縷青煙。
當然也有反對意見,認爲書生/名嘴只會空談,是「誤國殃民」之輩。 清代史家趙翼在《廿二史劄記》裡,有一章題目就作「明末書生誤國」(書生徒講文理,不揣時勢,未有不誤人家國者)。
中共建政之後,第一個因文革批鬥自殺的作家/前《人民日報》社長鄧拓,留下傳世名句:「莫謂書生空議論,頭顱擲處血斑斑」,爲廣大被酸爲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讀書人,作了最後的辯護。在他的定義下,愛議論國冢大事的的書生,都是「不?不怕脖子被砍的「大靈魂」。
不過,多數人都對這些古人的印象十分模糊。如果要爲現代人挑一個人古代「最典範的書生」形象,那麼,蒲松齡筆下《聊齋志異:聶小倩》裡的寧採臣,可作代表(《聶小倩》的電影版即是《倩女幽魂》,大家總看過張國榮的電影吧?)。
《聶小倩》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寧採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對人言:『生平無二色』。」譯成大白話就是:(寧採臣)性情慷慨豪爽,品行端正,對自己要求很嚴格。而且愛情專一。
這些人格特質是很重要的。因爲品行端正, 他纔不肯收受金錢和美色的賄賂,跌入魔鬼的陷阱。 因爲「不二色」,才成就他跟小倩的一段悽美姻緣(古代讀如果好色,就會Low 掉)。
作爲一個書生的人間條件,這些特質,比起受過多少教育、 讀過多少書、會 不會喊「愛國」的知青或文青,實際上都重要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