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商票再陷風波背後:一個隱秘而龐大的房企資金池江湖
一個月之中,兩次因爲商票兌付而發聲明澄清情況,實地對待持票人的這一波操作,實屬罕見。
2021年5月31日,實地發佈聲明稱,鑑於近日部分自媒體對實地地產集團商票兌付進展表示關注,爲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我司說明如下:我司始終積極有序兌付商票中。因小額商票的持票人較多,銀行系統完成商票兌付的相關流程需要時間。建議各持票人提前與我司聯繫,以免兌付手續時間被動延長。
實地上一次陷入商票兌付風波,是在2021年5月初。彼時實地商票的持票人公開指出實地商票存在逾期兌付的情況,之後實地接連發布兩則聲明。
其中,5月7日主要是解釋稱此次商票未兌付主要是由於收款方山西富興涉嫌詐騙,因而相關款項暫緩支付;並承諾積極兌付其中70%應付款項。5月8日,實地再次發聲稱,截至當日所涉及到期的5700萬元商業承兌匯票,已100%承兌。
儘管實地兩次迴應都迅速及時,但是商票的兌付情況在房地產行業整體承壓的當下,尤爲敏感。商票的簽發和支付都高度依賴於企業本身的信譽背書,倘若商票的兌付出現閃失,對企業的信譽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更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
這個過去不引人注目的房企資金池,正因爲一系列的輿情事件,成爲房地產行業關注房企資金安全的風向標之一。
商票的流轉江湖
這是一種由出票人簽發,委託由銀行以外承兌的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商票不僅是一種支付工具,還可以是一種重要的融資工具,在這個金融密集型行業,它爲房企的資金運用撐起了一片天。
商票這種工具,龍頭房企之中,恆大、融創和綠地是開票大戶;中型房企之中,華夏幸福、藍光和富力等,也將之運用嫺熟。
據界面新聞援引上海票據交易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票據市場承兌總金額22.09萬億元,同比增長8.41%,其中商票簽發金額3.62萬億元,同比增長19.77%,其中,在TOP19房企當中,其總體商票承兌餘額達到3355.74億,較2019年增長了36.59%,佔全國商票承兌總量的9.27%。
據商票圈統計的數據,從絕對值上看,恆大地產商票餘額達2052.67億,較2019年增長25.69%;華潤、綠地、融創位於第2梯隊,承兌餘額超200億;而碧桂園、保利是第3梯隊承兌餘額超100億。
客觀來看,商票的存在對於房企對上下游供應鏈的資金週轉具有重要意義。
一名TOP10房企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商票就是地產商很慣常的用來對外支付的手段,最常用的就是支付工程款和材料款。“比如一筆上千萬的商票,地產商支付給總包單位,總包單位再背書轉讓給材料商。打個比方,地產商1月份開給總包單位,總包單位7月份轉讓給材料商並獲得現金,材料商持有到期,相當於每一個節點只需要持有半年即可獲得現金或現金等價物,也給地產商節約了一些財務成本。”
但是商票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並不僅僅是這樣簡單的應用場景,它還可以是房企融資的一種渠道。“市場上還有一種,叫做融資票。你可以理解爲,是開發商無法通過金融機構去融資,於是去市面上找金主爸爸,例如一百萬一張,貼息8-15%去換取現金,相當於就是打欠條發債了。”上述房企人士指出。
商票的可流轉性質,也就催生了商票中介這個行業。“供應商需要現金,就找資方去貼現。地產商的票有不少會流轉到散戶投資者手上,我們就專門操作這種票。”一名商票中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拒付的連鎖反應
由於商票不斷膨脹的流通規模,故而一旦商票兌付其中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是房企資金鍊陰晴的一個信號。
因此,儘管商票是很慣常的實用工具,但是現金流充沛的房企通常是不喜歡使用商票這種模式的。一名熟悉中海的人士就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中海與供應商的合作中,一般都是用現金結款,“就是集中採購這種,都是現金,現買現付,中海不喜歡欠供應商錢,所以供應商對中海也很信任。”
因爲存在融資的可能,且商票與企業的信用高度捆綁,如果開票人拒付或者延兌,影響的不僅是持票人。債券、股票投資人也會密切關注企業本身的商票兌付情況,以便對企業的整體信用有更確切的感知。
陳晨是一名內房股的投資者,他每天都會收集房企的商票兌付新聞,會關注是否出現情況,“這個東西對債券股票也會(有影響),因爲貼息的商票本身就有一定的債券屬性。”
黃華持有多家房企的商票,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如果商票發生延期兌付或者拒付,它主要的直接作用是有損商譽,“以後就沒有人願意接這家的商承了,而且貼息會去到很高,有的企業的商票價格最高已經漲到30-32了,相當於一張100萬的票,賣給中介只能賣68-70萬。”
就像實地連續兩次的兌付風波,雖然最終都被及時平息,但持票人以及實地的供應商乃至資本市場,都不會將之看作爲是風平浪靜的信號。
“實地接下去也有很多要到期的。它資金確實也緊,今年受到政策壓制太嚴重了。”一名實地的持票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因爲這一次實地兌付他認爲存在實質性的延兌,他對後續實地商票的兌付情況存在疑慮。
不過,商票作爲一個相對金融機構融資更鮮有人關注的領域,它的兌付狀況完全依賴於企業的自覺。“商票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人管的,就算是拒付,也是輿論影響。”黃華指出。
因此,在房企資金鍊普遍承壓的情況下,商票的流轉以及兌換,更加需要引起行業的聚焦與關注。就如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商票等應付款項的增加雖然爲房企控制了有息債務規模,但開具大量商票後,可能會導致償債能力虛高的現象,隱匿了債務風險。
“商票這個機制,他確實是很厲害的。但那是在理想狀態下。”上述房企人士續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