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實施T+0、取消漲跌幅限制需要穩妥推進

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會、本站財經聯合主辦的2021本站經濟學家年會於12月13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是《新格局 新開放 新機遇》。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資本論壇圓桌對話環節表示,傳統股市危機金融危機形式變了。過去是機構問題,股市崩盤,現在只要有這樣的苗頭,馬上向市場無上限注入流動性,以長遠社會危機來代替短期機構危機和市場危機。

對於股市“去散戶化”,管清友表示,中國投資者是一羣最可愛的人,講規則、不鬧事、願賭服輸、勤勞、勇敢、善良、好賭。我們也做過一些研究,成熟股市去散戶化都經歷了很長時間,都是幾十年。怎麼實現去散戶化?他坦言,就是虧出來的,虧到真的不敢進市場。

對於實施T+0和取消漲跌幅限制,管清友認爲,監管專家充滿了父愛主義,生怕股民虧錢,但最後還是虧錢了。這需要穩妥推進,配合交易層面、發行層面的改革。

最後,針對“社區團購”,管清友表示,不同社會階層需求不同,一部分人認爲社區團購很好,在家裡可以方便地買到藥、買到菜,還很便宜;另一部分人認爲,如果互聯網巨頭按照原來的方式進入這個領域,意味着社區小商販沒飯吃了。管清友表示,這其實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問題,是政策制定中對不同社會羣體、不同社會階層利益優先排序的問題。

以下爲現場實錄(實錄全文):

管清友:非常榮幸,今天是客串,其實我不太會主持,但見到很多老朋友,原來他們發給我一個標準提綱,我後來看了看,有點寬泛,跟幾位商量,我們今天稍微聚焦一下,主要還是說說市場,剛纔曹老師和賀老師就資本市場30年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討論,在場各位應該也都非常關心大家對於今年怎麼看,特別是明年怎麼去做,來之前本站的團隊就說把明年的事給大家理一理

現在分歧比較大,我覺得主要是兩個分歧:一個分歧是2021年下半年經濟復甦能有多大的持續性;第二個是大家對於四季度風格轉換,從估值催生到業績拉動的轉換能持續多久。這是我目前觀察到的所謂分歧。

管清友:剛纔三位說的我簡單總結一下,這也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從經濟復甦的持續性來講,認爲至少可以持續到明年二季度,從股票市場來講,按照以往特點,股票會走得比經濟要快一點,也就是說在一季度。在“兩會”前後,無論是魏博講的“週期復辟”還是德倫講的“繼續看好週期類板塊”,基本走完,這是目前的判斷。

根據以往我的從業經歷,現在我看大家基本還是形成共識的,這個共識按照以往的經驗一致性預期一般都是錯的,我們拭目以待。

管清友:我覺得超則說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知道大家聽出來沒有,對於新經濟的長期看好,包括我們認爲它對中國而言是一個基礎設施升級,這個大家沒有疑議,但她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所謂傳統行業和新經濟已經在融合了。我們今年可能還能再說說週期類板塊、週期復辟,我覺得可能在未來某個時點,沒有所謂新與舊之分了,它本身應該是融合的,或者說,未來我們看到資本市場上這些行業可能要重新劃分,比如現在有申萬的、中信的行業劃分標準,未來在很多行業劃分上需要重新梳理,當然這是後話了。

也就是說,新經濟領域裡各個業態在慢慢發生變化,並且與原來我們腦海中或話術中的行業在發生融合,未來某一天資本市場可能看待這些行業的視角、表達的話術要發生變化,對於宏觀策略的研究也是一個新問題、新課題。

管清友:我們也聽聽別人的觀點,完了之後再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剛纔董老師提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一個就是不差錢,我們這幾年討論養老金入市討論了好多次,養老金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入市,公募、私募基金,這個其實已經入市了。但是也有一種說法,說養老金是中國老百姓的“保命錢”,中國股市的狀態還是要慎重。也有人講很多機構變成了“大散戶”,這種說法也是有的。

管清友:王博提到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我不知道各位瞭解不瞭解這一點,我恰好稍微知道一點點,因爲我博士後報告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問題》,所以碳中和非常重要,碳中和如何折射到二級市場?爲了完成國家目標,勢必要求各個行業要嚴格按照碳中和分解的指標去落實,這意味着什麼?達不到條件、達不到這個指標的企業會被直接關掉。要麼就是增加投資,這個問題其實挺重要的,因爲我們今年已經正式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標。

剛纔幾位談到的問題我覺得特別有意思,我們沿着這個問題繼續說,我想請超則和德倫說一說,大家談到了中國股市和美國股市的問題,王博和董老師說的,中國股市像2015年,美國股市明年非常危險,魏總沒有明確表達觀點,待會兒可以說一說。但是這裡需要說一下,這幾年預測美國股市寒冬的比較多,結果發現正確的不多,美國經歷了十幾年大牛市,統計下來看,美國股票市場走勢基本和上市公司盈利能夠一致,比中國這兩個指標的匹配度要好,但是我們同時發現,美國股市主要是前五家帶動的,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美國股市還能不能不漲下去?王博比較悲觀,說2021年可能是美國股市頂點,我不知道,我不大敢預測,因爲我經常預測錯。但是現在也有另外一個問題,現在看股市危機也好,金融危機也好,形式已經變了,過去是機構出問題,股市崩盤,現在只要有這樣的苗頭,馬上向市場無上限注入流動性,傳統股市危機和金融危機形式變了,以長遠的社會危機來代替短期機構危機和市場危機。這是現在理論上的說法。

管清友: 2015年的時候就有人講過,“宏觀已死 策略已死”,行業分化如此嚴重,上市公司之間的分化如此嚴重,以至於宏觀研究員都像魏總一樣去幹投資了,發現從資本市場本質的發展變化來講,選標的本身已經遠遠大於判斷週期波動以及板塊輪動的重要性,2015、2016年我們說中國投資者把美林時鐘玩成了電風扇,轉得特別快,這是後話,這是理論問題。

管清友:我在市場上也工作多年,有幾點體會:我們觀察,中國投資者其實是一羣最可愛的人,講規則、不鬧事、願賭服輸、勤勞、勇敢、善良、好賭,我們又處在特定土壤上。我們也做過一些研究,成熟股市所謂去散戶化都經歷了很長時間,都是幾十年,怎麼實現的去散戶化?就是虧出來的,虧到你真的不敢進市場。你看美國市場,包括中國臺灣地區的市場,真的是虧到你自己不敢再進這個市場。

管清友:剛纔幾位都對這個問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總體上都是支持的,估計也沒有人敢反對。我今天身爲主持人就不表達自己的觀點了,我近期在一些平臺上也說了一下自己的觀點,但這裡有一個問題,既然他們都表達了對於所謂反壟斷的支持,我要說一個特殊情況,比如關於社區團購,其實這裡頭有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的需求,或者是不同的觀點,一部分人認爲社區團購很好,我在家裡可以很方便地買到藥買到菜,還很便宜;另一部分人認爲,如果互聯網巨頭按照原來的方式進入到這個領域,一定意味着原來社區小商販沒飯吃了,就變成了“打工人”。後來我們也在很多場合討論,爭論非常激烈,最後結論是什麼呢?它其實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問題,而公共政策無所謂完全的對與錯,它主要是涉及到政策制定中對不同社會羣體、不同社會階層利益優先排序的問題。這是我們後來討論下來的一個結論,今天我就不說了。

管清友:國內從1995年以後一直在爭論,我基本發現一個特點,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大家都是站在廣大股民立場上,最後虧錢最多的還是廣大股民,大概就是這麼一個特點。

監管層也好、專家也好,其實都充滿了父愛主義,生怕股民虧錢,但最後股民還是虧錢了,這事我倒也基本同意剛纔幾位嘉賓的意見,是個趨勢,確實要穩妥推進,它需要配合很多交易層面、發行層面的改革,當然好在我覺得這幾年以股票市場爲代表的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速度在提速。

我們這一Part討論臨近尾聲,我簡單做三點總結:

1、大家都充分認識到中國作爲一個資產高地,無論是從零利率、負利率的維度,還是中國經濟發展可持續性的維度,這是有共識的。

2、大家對於明年經濟復甦的節奏,市場運行的特點總體形成了一些共識,也有一些差異,比如明年上半年經濟復甦是比較強勁的,總體是前高後低。股票市場的表現,週期類板塊至少在春節前應該還是可以延續的,這是共識。剛纔也說了,以往經驗告訴我們,一致性預期一般都是錯的。

3、大家對一些具體問題我想也已經形成了共識,無論我們剛纔講到的對於平臺型經濟的監管,還是交易制度。無論如何,中國資本市場今年正好是30年,確切地說應該叫兩個交易所建立30週年,未來10年裡對於中國投資者而言確實有一波所謂資本市場的紅利,我也希望和大家一起抓住這波紅利,同時也祝大家好運

謝謝幾位嘉賓,也謝謝各位的認真聆聽,我的任務完成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