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減廢 看見食物的第二人生
即期品和醜蔬果與一般食材其實並無不同,也能化身美味料理。(攝影/陳晉生)
聯合國環境署(U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所發佈的最新「糧食浪費指數報告」(UNEP Food Waste Index Report 2021)指出,全球每年浪費近十億噸食物,其中有高達三分之一的食物在採收以後,因爲外觀受損、昆蟲與動物叮咬痕跡以及生長畸形等原因,而面臨淘汰的命運,與超過8億2,000萬長期處於飢餓狀態的人口形成強烈反差,食物浪費是現今亟需正視的議題。
「書屋花甲」店長方億傑認爲,食物浪費問題需要大衆的關切。(攝影/陳晉生)
續食文化的開展
臺灣因地理、氣候條件優渥,農產品富饒、價格優惠,造成人人什麼都想吃、卻不懂得惜食的心態。「有鑑於此,續食餐廳『書屋花甲』和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合作,由家樂福捐贈即期品,再讓書屋花甲將這些食材製成料理,最後化身客人眼前的美味餐點。」書屋花甲店長方億傑期許,書屋花甲不只是一間咖啡廳,而是成爲建立續食文化觀念的示範點,從生產、製作到消費各個階段,以行動實踐減少食物浪費。
不難發現,臺北有越來越多店家開始投入剩食和醜蔬果的再運用,像是「大樹下健康餐飲」、「呷米蔬食」,方億傑指出,「但現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對於加工食品的風險限制,大幅降低續食餐廳的發揮空間,因此期盼未來能夠按照實際情況修訂法規,完善剩食、醜蔬果和餐廳的媒合服務,讓環境教育從日常飲食開始落實。」
改善食物浪費的第一步是「分配共享」,而斟酌用量和食量是關鍵。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在採購食材時容易因量販店的高折扣和大分量所吸引,但卻衍生吃不完或吃膩的狀況,尤其生鮮食材存放不易,不建議長期置放,可以先分享給親朋好友認購,或是依照食量適量採購;而近來吹起的預約制風潮,對於減少食物浪費無疑是正向的影響,店家能夠按照客人的預訂數量採購食材用量,不僅可以有效控管開銷,還能免除備料剩餘。方億傑提及,「也可以根據食物的特性,採用不同的保存方式,延長食物的品味期限。麪包真空密封后冷凍,可以延長保鮮一個月;水果則是透過乾燥或糖漬,再製成果乾或果醬便能封存風味。除此之外,也能將狀態尚可的剩食轉交『南機場幸福食物銀行』或『食享冰箱』這類食物共享的平臺,讓物資經過重整以後,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第二步則是「加值重生」,透過再加工,再創造食物的價值。書屋花甲收取的捐贈食材,部分會用於「南機場樂活園地」的長者共餐服務,讓食的善意在鄰里間擴散,部分則會成爲店內的當周限定菜色。方億傑分享,「每日受贈的食材不一定,菜單必須因應食材變換,有一次收到大批的番茄和高麗菜,我們將豆腐包入高麗菜中捲起,再淋上以番茄製成的醬汁,發揮了相當的創意研發能力。」如同實驗性廚房的概念,剩食料理充滿挑戰和樂趣,於此同時,還能夠將節省的成本轉變爲直接且實質的回饋,讓客人以相同的價位享受更豐富、多變的菜色,用實際行動一起走在惜食的路上。
延續續食的精神,方億杰特地挑選兩道午茶餐點,讓即使零下廚經驗的人都能輕鬆上手,「過年過節從不會缺席的臘肉、香腸、焢肉等肉類,不是一連數日出現在餐桌上『銷庫存』,就是長期冰封在冰箱的『長年菜』,而容易因爲運送碰撞或貯存不便,造成外表乾癟、破損等瑕疵的蔬果,雖然品質無虞,卻不討喜。第一道『續食鹹派』便是將剩餘肉類、醜蔬果重新和吐司邊組合,用一樣的食材玩出不一樣的滋味。」
第二道「麪包布丁」則是英國經典的家常甜點,「酥脆的表皮、軟綿的內餡,一入口就能品嚐到類似蛋塔的口感。我們將普遍常見且有效期限短的麪包作爲基底,顛覆麪包只能塗抹果醬或夾入餡料的想像,還能依每個人的愛好加入各式材料,簡單的製程適合大小朋友一起動手做。」
一個小巧思,就能賦予剩食嶄新的生命。(攝影/陳晉生)
剩食手作食譜
續食鹹派(2 人份)
吐司邊、剩餘肉類、醜蔬果、起司絲、紅蘿蔔絲適量、鹹派蛋液(雞蛋2 顆、鮮奶油100 毫升、牛奶50 毫升、胡椒粉少許)。
步驟:
1. 將剩餘肉類與醜蔬果切丁炒熟備妥。
3. 將吐司邊沿着烤盅鋪入,作爲鹹派的塔皮。
4. 將炒熟的肉類與蔬果倒入烤盅。
5. 將鹹派蛋液混合均勻後倒入烤盅,靜置5 分鐘讓吐司邊吸收蛋液,再鋪上起司絲與紅蘿蔔絲。
7. 出爐以後,將成品與烤盅脫模,即可享用。
小技巧:
1. 鮮奶油可以牛奶替代。
2. 可將青醬、紅醬等與蛋液混合變換⼝味。
麪包布丁(2 人份)
麪包適量、布丁液(雞蛋1 顆、鮮奶油50 毫升、牛奶100 毫升、砂糖15 克、香草精1/4匙)、冰淇淋1 球。
將麪包撕成片狀鋪入烤盅。(攝影/陳晉生)
步驟:
1.將麪包撕成片狀鋪入烤盅。
2.將布丁液混合均勻後倒入烤盅。
3.放入烤箱,設定上下火攝氏180 度,烘烤30 分鐘。
4.出爐以後,再依個人喜好放上冰淇淋,即可享用。
小技巧:
1. 鮮奶油可以牛奶替代。
續食鹹派(攝影/陳晉生)
可依個人喜好撒上果乾、堅果或碎巧克力等裝飾。(攝影/陳晉生)
本文作者:謝宛庭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5月號640期》)
《臺北畫刊5月號640期》